你听过这样的朗读吗?
在《朗读者》的现场,王珮瑜用独特的京剧念白朗诵了一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深受观众喜爱。
节目中,主持人董卿顺势以自己的名字做考题与王珮瑜互动起来,王珮瑜用标准的京剧念白来了一句:“董卿,她是个美人”引得董卿娇笑不已,也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京剧别样的魅力。
其实,这已经不是王珮瑜第一次以这种新颖、时尚的方式来展现京剧了。
很多年轻的观众第一次知道她,应该是前一段时间热播的《奇葩大会》。
王珮瑜在《奇葩大会》上给新老奇葩们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京剧课,她那信手拈来的基本功,让现场的观众一秒钟变迷妹。
知道王珮瑜是京剧名角儿,身为票友的蔡康永忍不住跑上台与她分别演绎了一句:“八月十五月光明”。
虽然只有7个字,但是王珮瑜一张嘴,便让何老师站起来鼓掌。一向能说会道的蔡康永也不知道该如何夸她,只好膜拜着说:“我差大师三千倍诶......!”
高晓松也忍不住感慨太有趣了,自己都想去学一下。
王珮瑜的出场,改变了很多不了解京剧的年轻人对国粹固有的看法,很多人因为喜欢她,而开始去了解京剧,而这个观念的转变,对王珮瑜来说,就是最好的鼓励。
舞台上王珮瑜是高高在上的角儿,但是为了让更多人的人有机会接触京剧,喜欢上京剧,她也会走到幕后,给他人配音。
在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里,她给章子怡扮演的孟小冬配唱。(孟小冬,一代宗师余叔岩的关门弟子,也是唯一女弟子,18岁就红极一时,被人尊称为“冬皇”)
电影中,章子怡短发素雅,明慧照人,演绎出了孟小冬的神韵,同时,那醇厚的嗓音,古朴隽永的演唱,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京剧余派老生第四代传人,建国后专业戏校培养的第一位京剧女老生,王珮瑜被人们称为是当代孟小冬。
可是她却说:“我不做孟小冬第二,只做王佩瑜第一。”
王珮瑜有着超常的艺术天分,从小就被称作“文艺小神童”。四五岁登台,九岁时就能把评弹唱得有板有眼,是苏州颇有名气的评弹小童星。
在京剧票友舅舅的影响下,王珮瑜11岁那年开始接触京剧,学老旦。
传统京剧演员一般都是5、6岁便开始进戏班学习,王珮瑜却凭着过人的天赋,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就获得了江苏省票友大赛第一名。
范石人
一次去电台录音,王珮瑜遇上了余派资深学者范石人。范老看出她很有天分,对她的演唱也大加赞赏,范石人告诉她唱老旦很难挂头牌,改唱老生方能成角儿。
范老的一句话点醒了王珮瑜,要唱就要唱主角。从此她便以女儿身在舞台上演绎着男子百态。
对于学习老生,王珮瑜形容自己是一见钟情。在学唱老生之前她学过很多东西:评弹、唱歌、书法、跳舞、琵琶……虽然都学得不错,但是对于王珮瑜来说,这些更像是为后来遇到京剧打基础。
不是出身梨园世家,学戏又比别人晚好几年,要想在这个成名、成才率极低的行当里出人头地,王珮瑜所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
每天早上五点就要出早操,跑完步继续练晨功,有时候太累了,她压着腿就能睡着,但是她依然咬牙坚持着。
人们说她天赋高,但是王珮瑜自己知道,天赋总有用完的一天,她要凭自己的本事说话。
练功很苦,比练功更苦的是勒头。
为了让扮相更好看,京剧演员要用带子把眉梢眼角都勒起来,交叉系紧。正常人勒不到五分钟就会头晕想吐,而她却要在台上唱足个把小时。
王珮瑜说盔头一勒,头就像戴了紧箍咒一样,特别疼。但是她每次都会绑得很紧,因为松了头上的装饰就会掉下去,她不允许自己出现这样的失误。
每一次上台前,都要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因为每一次的登台都会成为一些人眼中的范本,若自己没有演好,那观众就会失望。
有人说她天赋这么好,不用太过努力也能出成绩。
还有人劝她唱戏是一条不归路,不仅皮肉苦,身心苦,最大的苦是可能你唱出来以后依然没饭吃。
它更像一个赌局,很多学戏之人是用他们的一生在做赌注。一百个人里,有一半改行,剩下的一半有的出国,有的就在剧团里面当群众演员,当配演,也就是那么一两个可以留在节目单里主演一些角色。
《霸王别姬》哥哥的剧照
可是,就像《霸王别姬》里说的那句:“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她知道自己的目标,也没有放弃过追求。
1992年她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专业戏校招收的第一位京剧女老生。
1993年她顶替生病的梅葆玥(梅兰芳的女儿)唱了一出《文昭关》。一张口就惊艳了整个京剧圈。那一年,她15岁。
一夜之间,王珮瑜火了,人们都说“孟小冬回来了”、“她就是当代孟小冬”、“上海出了个余派小老生”......
那一刻,她知道自己成功了。
11岁开始学习,15岁成名,20岁之前将人们视线能及的戏曲类大奖悉数拿下,23岁戏校毕业后,她进入上海京剧院,头顶余派第四代传人梨园小冬皇的称号,在别人眼里,她的人生已经很完美了,但是王珮瑜的追求却不止于此。
她说唱戏的很年轻,但是听戏的却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看到这种现状,王珮瑜觉得自己有一种责任感,她想让更多的人听到京剧、了解京剧、爱上京剧。
2010年,王珮瑜演出舞台剧《乌盆记》,她将相声、评书、京剧三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被看作是一次很成功的跨界合作。
而后,她排演的墨本丹青版《赵氏孤儿》,用山水丹青画卷代替了常见的实景道具,创造了当年上海大剧院年度京剧演出的最佳票房成绩。
2012年她又尝试让吉他为京剧配乐,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但无论形势如何改变,在王珮瑜看来,京剧的本体不能动摇。
她让京剧这门高深的传统艺术变得深入浅出,很多人因为喜欢她,后来喜欢上了京剧。
舞台下的她不施粉黛,戴着一副眼镜,一身中性打扮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人们亲切地称她为“瑜老板”。
而她,也担得起这句称呼。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
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演绎出最好的自己
才不负这一场人生
完
视频丨网络 编辑整理丨梓辰
听说魅力女性们都置顶了【穿旗袍的女人】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穿旗袍的女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京剧演员王佩瑜性别》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