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你是否常常感到身体出现困倦、乏力、头晕、四肢沉重、无食欲、手脚冰冷、懒言少动、胸闷、恶心、嗜睡等症状?这多半是由体内湿气过重引起的。湿气过重还可能引起:流涎,口舌甘腻、舌体肥大、舌苔白厚,大便有粘液的问题,严重者还会出现:皮肤湿疹、关节肿胀、肥胖及水肿等,有时还会感觉有力气用不出来,筋骨酸痛等不适症状。
湿气究竟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一、常吃冷冻的食物
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爱喝冷饮、喜食凉菜。殊不知,冷饮凉菜虽然清爽可口,却也为湿气进入体内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频繁使用空调
夏季我们流汗时一般毛孔会扩大,空调吹出的冷气,会使得毛孔骤然缩小。体内的热气、汗液无法得到正常的排泄,慢慢的在体内积累,时间一长,便形成了热湿。
三、感冒后寒气未得到祛除
大部分人治感冒的方法,往往是通过西医药物治疗。因为西药见效快,能快速治愈感冒。但西药也有弊端,在治愈感冒的同时,抑制了身体的寒气,使寒气不得以抒发,积蓄在体内。时间一长,便成了寒湿。
四、生活环境过于潮湿
春夏季节常出现“回南天”,房间的地板、墙壁都凝结着一层水雾。在这种环境下生活,湿气最易进入体内。
你知道吗?三伏天是驱寒祛湿的最佳时期!除了要尽量避免湿气进入体内,祛除体内湿气还有哪些简单、实用的好方法呢?
一、温水泡脚
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推荐泡脚祛湿方:藿香10g、佩兰10g、苏叶10g、荷叶10g、金银花10g。一剂药方配适量的水(根据脚盆大小,水量能没过脚踝为宜)煎煮30分钟,温度合适后进行泡脚,全身出汗后即可。
二、常喝姜茶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三、坚持运动
运动时身体微微汗出,能带走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减少体内的湿气,让身体感觉更加轻盈。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晚间相对凉爽时进行,以散步、快走、慢跑、各种球类等运动方式为宜。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
四、祛湿食方
1、薏米红豆粥:材料有薏米、赤小豆,首先将准备好的材料泡上几个小时,然后放入锅中用足量的水烧开。让薏米和赤小豆在锅里焖半个小时,再开火,烧开后再焖半个小时,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此粥有利水、消肿、健脾胃等功效。
2、茯苓粥: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
3、冬瓜粥: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净,带皮切成小块,和粳米一起放入砂锅,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烂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利尿祛湿,同时也是消暑佳品。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三伏天吃什么去湿气寒气还减肥》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