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戈为玉帛出自哪个典故
- 智慧问答
- 2025-02-06 01:16:06
- 1
化干戈为玉帛意思 化干戈为玉帛这个成语传达了一个深刻的理念,即以和平手段替代战争,从而促进友好关系。 在这个成语中,“干戈”象征着战争与冲突,而“玉帛”则代表着和平与礼...
化干戈为玉帛意思
化干戈为玉帛这个成语传达了一个深刻的理念,即以和平手段替代战争,从而促进友好关系。 在这个成语中,“干戈”象征着战争与冲突,而“玉帛”则代表着和平与礼物,它们之间的转变象征着敌对状态向和平状态的过渡。
化干戈为玉帛这个成语是用来比喻将战争转变为和平。 在这个成语中,“干戈”指的是战争,而“玉帛”则代表和平的象征。 使用这个成语,意在表达通过某种方式或手段,能够使处于敌对状态的双方停止争斗,达成和解。
化干戈为玉帛成语词名:化干戈为玉帛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解释】: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化干戈为玉帛”这一成语,源于古代诸侯会盟的礼俗。干戈,泛指兵器,代表了战争与冲突;玉帛,则是玉器和丝织品,常作为友好交往的礼品。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将交战的兵器转变为象征和平的礼物的过程。它寓意着通过智慧与和平手段,将战争转化为和谐与和平。
玉帛典故
1、玉帛相见的典故源于《春秋左传·僖公》(元年~三十三年),讲述了晋侯即将来访时,穆姬与她的儿子们以及女儿们采取了极端的策略。穆姬在台上点燃柴薪,身着丧服,手持玉帛,准备以哀悼的姿态迎接晋侯。
2、化干戈为玉帛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将战争转变为和平,比喻使争端和冲突得以解决。这个成语出自《淮南子·原道训》,其中记载了大禹与天下叛乱之事,他采取了和平手段,通过施以恩德,最终使天下归服。这一典故体现了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理念,强调了以德服人的智慧和策略。
3、拼音: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解释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本文链接:http://www.xinin56.com/zhi/481641.html
上一篇:湖南工啇大学是几本
下一篇:周口学校是几本大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