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问答 > 正文

报志愿极差是什么

报志愿极差是什么

一、报志愿极差的含义 院校志愿级差:是指在高校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前提下,提取非第一志愿(第二志愿)考生档案时,要求其分数高于第一志愿考生提档线的分数差值。例如,某高校...

一、报志愿极差的含义

  • 院校志愿级差:是指在高校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前提下,提取非第一志愿(第二志愿)考生档案时,要求其分数高于第一志愿考生提档线的分数差值。例如,某高校第一志愿考生提档线为500分,若该校规定院校志愿级差为10分,那么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分数需高于510分才有机会被录取(被提取档案)。
  • 专业志愿级差:是指高校在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即第二、三、四等后续志愿)的考生时,将其高考成绩减去一定的分数后,再与第一志愿考生的成绩进行比较和录取,这个减去的分数就是专业志愿级差。比如某高校规定专业级差为3分,考生在考虑第二个专业志愿时,其高考成绩会被减去3分,若考虑第三专业志愿时可能会再减一定分数(如再减2分),然后和第一专业志愿考生一起排序确定是否能被该专业录取。

二、报志愿极差存在的意义与争议

  • 存在意义
    • 院校志愿级差方面:对于高校来说,可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将本校放在第一志愿的考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生源的稳定性和优质性。
    • 专业志愿级差方面:有助于高校更加公平地分配专业名额,避免部分专业过热、部分专业无人问津的情况,也鼓励考生优先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热门或者高分专业。
  • 争议方面
    • 院校志愿级差方面:对于考生而言,如果没有正确预估院校志愿级差,可能导致高分却无法被理想院校录取,因为其在第二志愿时分数要求更高。
    • 专业志愿级差方面:部分考生和家长认为这种制度会限制考生的选择权,使得一些成绩稍逊但有兴趣和潜力的考生无法进入心仪的专业。并且专业志愿级差由各院校自行掌握,可能在每年招生计划中不公布,增加了考生报考的难度和风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