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问答 > 正文

什么是学分制

什么是学分制

学分制的定义 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 学分制的具体要求 课程学分确定:按照培养目...

学分制的定义

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

学分制的具体要求

  • 课程学分确定: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限选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毕业的最低总学分。
  • 不同教育形式中的学分规定
    •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籍8年有效。2年制专科毕业总学分为76,本科(专科起点)为71学分;3年制专科最低毕业学分为114(主要是理工科专业),部分专科专业介于76 - 114学分之间。并且按照学年数增加一年的方式为业余学习学生安排学习进程。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的专科、本科总学分与普通高等学校同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基本相同。专科(基础科)毕业的总学分一般不低于65学分,本科总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一般不低于75学分。一门课程的学分根据教学要求和在专业总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所要求的教学时数计算得出。

学分制的特点与意义

  • 灵活性:允许学生有一定选学课程的自由,不受太大修业期限的限制,只要在规定年限内学完规定课程、完成实践教学环节、达到毕业最低总学分要求且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即可毕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提前或推迟毕业时间,也可中断学业后分阶段积累学分直至毕业。
  • 个性化与因材施教:从教学思想上有利于因材施教,从管理制度上有利于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激励机制上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教学资源配置上有利于教学管理资源的充分使用。
  • 提高适应性:能为学生提供大量选修课,满足学生更多地接触多种学科的需求,提高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业务适应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