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
- 智慧问答
- 2025-02-25 01:28:07
- 1

请问桓字是 1、“桓”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如下含义: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桓表。大:桓治(大治)。威武的样子,如“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姓...
请问桓字是
1、“桓”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如下含义: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桓表。大:桓治(大治)。威武的样子,如“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姓氏。根据《姓氏考略》记载,上古时期,轩辕黄帝有一位大臣名叫桓常,他的后人就以其名字为姓氏,称为桓氏。
2、〔桓桓〕威武的样子,如“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姓。笔画数:10;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25111 详细解释:huán 【名】(形声。从木,亘(xuān)声。本义:表柱。
3、〔桓桓〕威武的样子,如“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姓。 组词桓桓【huán huán】:威武的样子。桓碑【huán bēi】:指墓碑。桓灵【huán líng】:东汉末世桓帝与灵帝的并称。桓友【huán yǒu】:指春秋郑桓公。因其名友,故称。桓蒲【huán pú】:祭祀用的大蒲席。
“桓”字是
1、“桓”,音为“huán”。其义出自《说文解字》:“户门交称”。从左右口旁,即“户”字,加上“门”字的声音部分“门”,构成了“桓”字。战国时期,桓齮(zhì)是赵国的一位将领,曾有“听鲁能若复者,击韩信复者,围广武者”等战功,如今“桓”字仍用作人名。
2、桓字的发音是huán。桓字的含义非常丰富,既可指树木的躯干,也可引申为高大、雄伟、稳固的意思。此外,桓字还具有恒久、永久不变的含义,暗示着坚定不移的品质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从文化角度来看,桓字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桓的意思是:指古代邮亭旁边用为标志的木柱。桓(读huán),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最早字形见于战国《古文典》。本义指古代邮亭旁边用为标志的木柱,后也泛指立于城门、桥梁、等处起标志作用的木柱。桓多成双而立,又称桓门、华表。桓,形声字。木做形旁,表示树木,亘(xuan)是声旁。
4、“桓”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如下含义: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桓表。大:桓治(大治)。威武的样子,如“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姓氏。根据《姓氏考略》记载,上古时期,轩辕黄帝有一位大臣名叫桓常,他的后人就以其名字为姓氏,称为桓氏。
5、桓字是一个用于描述人名、地名等的汉字,它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广泛的应用。桓字的基本含义是“坚固、稳定、不动摇”,这表明这个字所代表的东西往往是强壮、坚定和稳固的,与力量和能量等密切相关。桓字在文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它能够增强作品的气势和情感。
6、桓 拼音:huán 简体部首:木 五笔86:sgjg 五笔98:sgjg 总笔画:10 笔顺编码:横竖撇捺横竖折横横横 解释: 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表。 大:~治(大治)。 〔~~〕威武的样子,如“~~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姓。
本文链接:http://xinin56.com/zhi/712864.html
上一篇:光缆属于什么专业
下一篇:西南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怎样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