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临终前说马稷不可大用,挥泪斩马稷中,马稷是个什么样的人的简单介绍
- 智慧问答
- 2025-03-23 12:15:10
- 1

马谡是如何的? 《向朗传》中提到,向朗与马谡关系密切,街亭之战后,向朗知情不报,导致被诸葛亮免职。马谡畏潜逃,最终在狱中病,并非被诸葛亮直接处斩。《马良附马谡传》记载,...
马谡是如何的?
《向朗传》中提到,向朗与马谡关系密切,街亭之战后,向朗知情不报,导致被诸葛亮免职。马谡畏潜逃,最终在狱中病,并非被诸葛亮直接处斩。《马良附马谡传》记载,马谡因街亭之战的失败而被关押,最终病狱中。综上所述,马谡因街亭之战的失败而被诸葛亮处斩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
马谡的真正原因是:魏明帝曹叡得知蜀汉来伐后,派大将张郃总督各路军马在街亭阻挡马谡。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将驻扎在南山上,分置调度混乱,马谡的先锋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采纳他的计谋。而且马谡仗恃南山的地势,不在山下据守城邑。
马谡之,固然是其自己的能力不足造成的。马谡必须为街亭之败承担责任,但笔者认为,主要责任不在马谡,而在诸葛亮。原因简析如下:首先,诸葛亮违背刘备遗言重用马谡,严格讲属于抗旨行为。马谡本为荆州襄阳人,也是当地一个大族。兄弟五人,马谡最小,但也最聪明,他四哥叫马良,也是人才。
《三国演义》的“失街亭”中诸葛亮和马稷的性格特点
1、马谡的性格特点 马谡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典型的纸上谈兵的代表。他自认为军事才能卓越,对实际战场的情况缺乏深入理解和断。在街亭一役中,他轻视了魏军的实战能力,违背了诸葛亮的军令,将军队驻扎在山上,导致了蜀军的失败。他的刚愎自用和缺乏实际作战经验,成为了失街亭的主要原因。
2、性格特点:马稷性格上的缺陷表现在他的大意和狂傲自大上。他未能充分认识到街亭对于蜀军北伐的重要性,轻敌出击,最终导致街亭失守。 诸葛亮性格特点:诸葛亮则是一个典型的严于律己、讲求情义的人。他对军事行动有着严格的纪律要求,对待部下既严格又关心,力求公正。
3、马谡:狂妄自大,过于自信,缺乏实际作战经验,不听取他人建议,刚愎自用,对上级指示置若罔闻。孔明:足智多谋,自律严谨,公正无私,面对错误敢于承担责任。街亭之战:此战发生在三国时期,是诸葛亮北伐的关键战役之一,时间为魏太和二年(228年)春天。
4、即便与马谡有私交,诸葛亮仍能依法行事,这充分体现了他严于律己、公正无私的性格特征。然而,诸葛亮在任用马谡一事上的失误也不能忽视,这一决策上的疏忽也是失街亭中他需要承担责任的一部分。 马谡:马谡的性格则显得刚愎自用,过于自信。他虽然熟读兵书,但却不能灵活运用,导致了街亭的失利。
本文链接:http://www.xinin56.com/zhi/783828.html
上一篇:贵州一级造价工程师培训机构哪家好
下一篇:学导游要去哪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