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刘92帝
称王者达92人。
姓刘的是“帝王专业户”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刘姓先后建立西汉、玄汉、东汉、蜀汉、汉(前赵)、(刘)宋、南汉、后汉、北汉等王朝,这些都被《二十五史》所承认。
此外,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国,以及其后代建立的西辽、北辽、后辽,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建立的胡夏政权等,并没有算在内。
史料记载,辽王朝汉姓为刘,耶律阿保机的汉名叫刘亿。赫连勃勃是匈奴人,他的原名是刘勃勃,后来被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改成意为“卑贱”的屈孑。刘屈孑后来背叛姚秦建立政权,国号大夏。后来,他改姓为“赫连”,意为“美好显赫与上天相连”。
此外,刘姓人建立的另外一部分政权,因为当时处于分裂格局、为时较短等,未被史学界承认。如,西晋末年,刘芒荡在马兰山称帝,建国号“汉”;隋末唐初,刘黑闼在洺州自称“汉东王”,建元天造等。
NO2:李58帝
公元304年,巴氐人李雄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历5帝
北凉天玺二年(公元400年),北凉敦煌太守李暠建立西凉,历3主
北凉玄始十一年(公元422年),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之孙李宝建立后西凉(又称“伊吾西凉”),历1主。
公元618年,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远枝隋唐国公李渊建立唐朝,历21帝
天佑四年(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克用仍用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历2主,公元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后唐王朝,历4帝。
南唐国走上中国历史的舞台。历3帝:烈祖李李昪、元宗李璟、后主李煜。
公元881年,党项羌人拓跋思恭因为替唐朝镇压黄巢起义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并赐姓为李,宋初,李继迁起兵反宋,大败宋朝从宋朝独立。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
后唐同光元年(923),后唐庄宗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茂贞上表称臣,封秦王。
淳化四年(公元994年),四川农民起义领袖李顺建立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年号应运。
公元1038年,定难军节度使党项羌人李元昊建立西夏王朝,历10帝
公元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在西安宣布建国,国号大顺
近现代担任领导人的也有4个
NO3:朱 29帝
1.朱粲。7世纪初大楚皇帝,隋大业年间自立称王,后称帝,堕落而残暴,投降唐政府后再降王世充,最后为唐所杀。
2.朱(ci)。8世纪末秦皇帝,原大唐太尉,泾原兵变时为叛军所立,后改国号为汉,最后为其部将梁廷芬射死。
3、4、5.后梁皇帝朱温、朱友圭、朱友贞。
6.朱文进。十世纪中叶大闽皇帝,后降后晋。
7.朱乙。十世纪中叶大梁皇帝,前后梁密王,自立称帝一个月,为其将张遇所杀。
8.朱光卿。14世纪大金皇帝,自立称帝半年,后为元政府击灭。
9.明朝(包括南明)历代皇帝。
28.朱宸濠。大明朝宁王,正德14年于南昌称帝,两个月后为明副都御史王守仁击灭。
29.朱聿粤。前明唐王,明亡后于广州称帝,后清军攻陷广州,乃自缢死
NO4:孛儿只斤元28帝(包括北元)
蒙古族乞颜部包姓孛儿只斤氏,实际上是蒙古皇族的氏族名称,明人写《元史》时误将其写作奇渥温氏。
北元(1368年-1635年)是蒙古族在蒙古草原建立的政权。1368年元惠宗迁都滦京,仍以“大元”为国号,因地处塞北,故称“北元”。共二十八位大汗,享国二百六十七年。
NO5:萧25帝
萧姓皇帝是南北朝时期的齐朝和梁朝。
齐朝(479年—502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仅有二十三年,为萧道成所建。定国号为大齐,改元建元,源于谶纬之说,史称萧齐或南齐。《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齐历11位皇帝
南梁(502年-560年),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南齐宗室萧衍取代齐朝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包括西梁在内历14帝
NO6:赵 22帝
秦王朝 3帝
宋代编写的《百家姓》将赵姓列为全国首姓,是因为赵姓是宋朝的国姓,实际上以人口和望族排列并非如此。赵氏出自蠃姓,与秦国蠃姓同祖。赵氏的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是夏朝东夷族首领,蠃姓各支的嫡系祖先。秦国王室家族嬴姓赵氏,历代秦王都以赵为氏。
人们只知道赵匡胤,而不知道秦始皇也是赵氏皇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
南越武帝赵佗(公元前183年称帝,都南海,前179年自去帝号)
NO7:拓拔 20帝
从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北魏历经20帝,共148年。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同时含有续曹魏,对抗东晋政权。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史书里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如今已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
NO8:司马15帝
两晋共有十五位皇帝晋朝(266年-420年),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期。
263年司马昭发兵攻蜀后,魏帝以并州等十郡封其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265年其子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 西晋,共传四帝五十二年 。五胡乱华,晋室南渡,琅邪王司马睿在建业重建东晋,共传十一帝一百零四年 ,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
NO9:耶律 12帝
耶律辽12帝(包括西辽)
源于契丹族鲜卑分支宇文部支,出自唐朝末年契丹迭剌部耶律家族,属于以家族名称为氏。
《辽史卷一百十六》记载,辽国国族都以耶律为姓。而以“以汉字书者曰耶律、萧,以契丹字书者曰移刺、石抹”是没有证据的,是“无可考”的。
辽朝(公元916年-1125年),始于太祖耶律阿保机,终于天祚帝耶律延禧,共9帝。
西辽(1124年~121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的政权,历三世三帝二后,享国八十八年。
NO10:爱新觉罗 12帝
爱新觉罗,罗马字转写为Aisin Gioro(穆麟德式转写),历史上清朝皇室姓氏,因此,爱新觉罗姓也变得无比尊贵。
其实,在满族的姓氏中,爱新觉罗只是个小姓。满族的八大姓为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络氏、祁佳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钮祜禄氏,根本没有爱新觉罗。
从努尔哈赤到宣统皇帝溥仪,清朝共历12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