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综合中国之声、扬子晚报(ID:yzwb20102806)、学安成长、@延庆警方、新闻晨报(shxwcb)、新京报、北京青年报、法制网、北京事儿等
团
妞
说
辱骂殴打、强迫脱衣、拍照侮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眼中的校园暴力事件突然多了起来。而且每一次,基本都配着大量的施暴图片和视频,手段之残忍超出想象,不断挑战人们的底线。
2016年4月23日,山西运城绛县卫庄镇下村,一位名叫张超凡的15岁少年在网吧被6名同学殴打长达四小时后死亡,4小时中无人阻拦、报警。
2016年12月,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刷爆网络。文章作者称在北京市中关村二小读四年级的自己儿子长期遭到同班同学的霸凌,甚至在学校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
2017年4月17日,“东屏学校发生校园暴力”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一灰衣男生被同宿舍的几名男生拳打脚踢,最后还被强迫跪着“走”。
……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1月到11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3697人。
校园本应是一座安静、阳光的象牙塔,然而近些年,校园暴力却像一颗毒瘤在校园中肆意生长。整治校园暴力已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迫在眉睫。
如果这还不算欺凌?!
6月24日23点左右,网上传出一段学生受辱视频,一名学生在厕所被人逼着捡拾粪便,引发极大关注。
视频中是延庆二中的一位男同学,由于患有小儿麻痹被几位男同学歧视、欺负,被逼迫在厕所内手抓并吃掉大便,看过之后令人非常心痛…
经调查,网传延庆二中学生受辱视频属实,反映情况发生于2017年6月22日上午课间。目前调查组已经找到所有涉事学生及家长,就事情原委进行全面调查。学校已经安排专业教师对受欺凌学生进行安抚和心理疏导。
二中负责人表示,将尽快把事情调查清楚并依法依规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在充分了解责任学生行为动机和深层次原因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帮扶,并加强对学校的内部教育和管理。区教委要求所有学校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延庆警方发布通报称,视频内容属实,经鉴定,该学生身体所受损伤构成轻微伤。
延庆警方经调查,网传延庆二中学生受辱视频内容属实,反映的情况发生于2017年6月22日上午课间。此前,被侵害人还曾遭到涉案学生索要钱财累计100余元和伤害身体等欺凌。经鉴定,该学生身体所受损伤构成轻微伤。
7名涉案学生在其监护人的陪同下依法接受了警方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涉案学生构成寻衅滋事违法行为。其中,5人被给予行政拘留并处罚款处罚,因属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依法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2人因不满14周岁依法不予处罚,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共建良好的校园秩序,是学校和社会的共同目标。公安机关将协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校园安全教育,不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孩子间的“小打小闹”
是可以轻松以待的么?
很多人认为孩子之间的“打闹”、“玩笑”是孩子天性所致,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不在里面摸爬滚打过,怎么面对现实社会的残酷?
但是,也许就是你们不曾在意的“小玩笑”,就会让这个孩子提前领略社会的残酷,并对他的身心造成不可磨灭的恶劣影响。
调查显示,被欺负的孩子们在23岁和50岁时都会遇到更大的心理困扰,在45岁时会有更大的抑郁、焦虑和自杀风险,50岁时认知功能也会表现较差。也就是说,霸凌所造成的心理和认知影响在40年后之后,仍然持续影响他们的生活。霸凌行为制造了一个持续一生的受害循环,几乎影响到生活的所有领域。
童年是同理心培养的关键期,也有研究显示,幼年期遭遇过虐待、疏忽的儿童,长大后攻击性强、精神出问题、欺凌他人或被他人欺凌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儿童大得多。遭受虐待的孩子更可能成为欺凌者,因为他们会渐渐学会以暴制暴,用拳头来表达“权力”。
注意这些迹象
或许孩子已遭受校园欺凌
1
身体伤痕
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很可能是遭遇暴力。如果孩子大热天常穿长袖,可能是想遮掩。
2
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坏
如果孩子的鞋子、首饰、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就要留心了。
3
如厕习惯改变
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学校厕所很可能成为暴力场所。
4
自尊心受挫
孩子回到家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
5
自我伤害倾向
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家长都要高度重视。
6
不愿上学
孩子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可能是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
7
睡眠问题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现之一。
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1
告诉孩子
拖延时间: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
呼救求助:必要时向路人呼救,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安全第一: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激怒对方;
缓解气氛:顺着对方的话,找出可插入的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获取信任,争取时间;
告诉家长:遭遇欺凌一定要告诉家长,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2
家长该做
稳定孩子的情绪,理解和同情孩子。无条件地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借助专业人士,从心理层面给予帮助;
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保持理智,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孩子。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孩子
? 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太过招摇;
?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 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不要走僻静的道路,按时回家;
? 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家长
? 父母要与老师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 避免暴力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孩子遇事,家长不能只顾着教训;
? 重视孩子的底线教育和品格教育;
? 建立好亲子关系,让孩子觉得家是他们的依靠,不论犯错还是被欺负都勇于和家长沟通。
学校
?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 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机制。
政府
? 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办法,颁布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
? 建立校园安全管理专门机构,设立反校园欺凌专项资金。
已经有委员在两会上提出相关提案:“反校园暴力法要与其他法律配套”。校园暴力需要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司法机关应适时而变,适度加大对校园暴力犯罪的打击力度。社会多方参与,用好法律利器,才能真正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校园暴力事件中没有旁观者,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成为构建秩序的一部分,唯有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共同以积极态度面对,承担预防校园暴力的责任,才能还校园一片安宁。
愿每个孩子的校园青春
都能美丽无忧地绽放
你可能对这些也感兴趣
?
?
?
?
转 载 须 知
转载时须在文首注明来源:
编 辑 | 王雨晴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初中生不想去上学怎么劝导》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