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到最后参与留言互动
Tip:有话费送!
两人症状较重送入ICU监护
5月8日,5名大岭山杨屋村某家五金厂的员工,结伴去到大岭山杨屋马鞍山郊野公园游玩,并采摘了约500g该图种类的野蘑菇。当晚他们将蘑菇制作成肉汤,共同食用。
但是,9个小时之后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便送院治疗。
目前,2人症状较重,已入市人民医院ICU监护。
误食毒蘑菇事件频发
而据东莞市人民医院沈利汉副主任医师透露,该5人怀疑是食用了图片中的白毒伞而导致中毒。
其实,近年,东莞就发生多起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的事件。
现在菌类生长旺盛,大家要慎防误食毒蘑菇啊。????关于该事的详情,请关注今晚8:00东莞台一套播出的《今日莞事》。
误食毒蘑菇后怎么办
1、拨打120叫救护车。
2、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服用淡盐水,或者加了食用糖的糖盐水补充水分。
3、尝试催吐。
这些毒蘑菇,你认得出吗
图中这个酷似食用菌的簇生沿丝伞菇,事实上是省内常见的一种剧毒菌类。
毒性极强的白乳菇和粘盖包脚菇,常被错当成平时常见的食用菌。
五种民间辨别方法不可靠
此前,东莞相关主管部门也曾发布了关于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宣传手册,其中提到以下五种说法不可靠!
1
错误一: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这“鲜艳”和“好看”本身就没有具体绝对的标准。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广东毒性最大的致命白毒伞是纯白色的,许多人却误认为它无毒。
橙盖鹅膏
2
错误二: 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
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却常常被蛞蝓摄食,不少有毒种类也可以生蛆。
3
错误三: 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
这种错误流传甚广,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这实为臆测的谬传。
4
错误四: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其实这并不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5
错误五: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
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其实,最靠谱的就是:路边的蘑菇都不要随便采!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蛞蝓有毒吗可以吃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