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群运营必备神器——3款微信群发助手工具全面评测

2025年社群运营必备神器——3款微信群发助手工具全面评测

京凝旋 2025-08-12 教程 5 次浏览 0个评论

  章先生身在北京,自己的建行卡却在境外被盗刷13万余元。

  事后,章先生将建设银行诉至法院,要求赔偿13万余元及相应利息。

  结果,法院只判决银行赔偿一半6.5万元,这是咋回事?合理吗?一起来看。

  

  新闻回放:卡在身边钱在境外被取

  章先生有一张建行VISA理财金卡(借记卡)。2015年3月19日,他收到一条建行发送的提醒短信,称卡在境外消费2025美元。

  “我一直在国内,且信息中没有余额提示,跟以前收到的提醒短信不一样。”章先生说,当时以为是诈骗短信,没有在意。

  次日,章先生又收到一条短信,显示他的理财卡在境外消费交易产生人民币购汇金额12765.28元……

  章先生查询交易明细发现,卡于2015年3月20日在北京取款5000元,同时在3月20日至25日期间在境外以“人民币购汇”名义共计被盗刷12次,总金额131665.36元。章先生赶紧办理挂失。

2025年社群运营必备神器——3款微信群发助手工具全面评测

  于是,章先生将建行诉至法院,要求对方赔偿存款131665.36元及利息。

  

  银行观点:客户将卡借给朋友违约

  对此,建行称,建行交易处理系统及银行卡安全可靠,符合国家标准。建行在章先生银行卡的境外消费交易中不存在过错。

2025年社群运营必备神器——3款微信群发助手工具全面评测

  同时,根据章先生理财卡不同时间的取款凭条及取款录像,该卡并非章先生一人使用。办理银行卡当日,章先生开通了短信提醒功能,2015年3月7日,章先生向银行申请,将短信通知手机号码变更为其朋友兰某的手机号。

  建行还表示,在银行与章先生签订的《中国建设银行理财卡领用协议》中用加黑字体写明,“申领人必须妥善保管密码和正确使用密码,避免使用易被破译的数字,并切勿将密码透露给任何人。凡使用密码进行的交易,均视为申领人本人所为。因密码保管或使用不当而导致的风险和损失,均由申领人承担。”此外,该协议还提到,“理财卡不得出租、转让、转借,申领人因卡片保管不善、将卡片交他人使用或自身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失,由申领人本人承担。”

  故建行认为,章先生违反协议约定,将银行卡转借他人造成安全隐患,且自己在收到短信提醒后长达四五天的时间内均未提出异议,故对损失应自行承担。

  判决:均有过错 责任一人一半

  法院认为,建行制作的银行卡及相应管理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和技术缺陷,未能充分尽到对涉案银行卡内资金的安全存管义务,故应对章先生的资金损失承担相应责任。

  章先生将银行卡借给朋友使用,该行为增加了其银行卡数据信息泄露的风险,故章先生具有一定过错。

  今年3月22日,房山法院最终判决建行与章先生对损失的发生各承担50%的责任。

  专家支招:应对盗刷这么办?

  

  1、如果发现有人正在盗刷自己的银行卡

  第一时间联系发卡行紧急挂失冻结账户,是最有效最快的办法。

  去最近的ATM机故意连续多次输错密码,让机器吞卡,也可以冻结卡片。王宇表示,这种做法只能锁住银行卡的线下交易,不能刷POS机或在自助机具上取款,但与该卡绑定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还可照常使用。

  2、发现账户异常后迅速交易或报案 留下凭证

  最好开通借记卡交易短信提醒服务,随时留意资金变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到就近银行办理查询交易记录或存取款等交易,保留交易凭条,作为自己持有真实借记卡的证据,并将借记卡挂失止付,防止进一步资金损失。

  姜欣然还建议,持卡人还应尽快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获取回执或受理通知书等文件,作为自己仍在当地且持有该借记卡的有力证明,排除持卡人自身进行异地交易的可能性。根据公开报道,报案挂失后也的确有追回盗刷款的成功案例。

  来源/综合

  编辑/田叶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2025年社群运营必备神器——3款微信群发助手工具全面评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