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现在人民网是什么级别的媒体?

如何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现在人民网是什么级别的媒体?

依伟博 2025-08-03 游戏 4 次浏览 0个评论

  P2P作为新兴行业,至今仍在不断成长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平台集资、吸储、跑路、倒闭等负面事件屡发,加上媒体持续关注报道,往往给人留下乱象丛生的刻板印象,置整个行业于舆论困境之中。在缺少约束的自媒体舆论场上,将行业污名化的声音更是聒噪不休。

  作为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往往能反映中央政府的政策动向,又因为它受众面广,公信力显著,刊登于其上的文章对某事某物的表态往往可左右公众的观感,可谓影响颇巨。而了解《人民日报》涉P2P的报道倾向,对行业有针对的实现自律自纠,认清行业努力方向,实有必要。

  笔者使用“网贷”、“网络借贷”、“P2P”三个关键词对《人民日报》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报道进行检索,共得到涉及网贷的报道92篇。

  对P2P关注度不断上升

如何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现在人民网是什么级别的媒体?

  国内最早的P2P平台成立于2006年,行业在2010年以后开始起飞,到2013年,平台数量已达到2000余家。这一时期被称为P2P行业的草莽时代,因为这一时期行业虽得到迅猛发展,却缺少相应的政策监管、约束。这一段时期,《人民日报》亦未对其投以关注,直到2014年1月份。

  《人民日报》自2014年1月6日起,开始关注P2P。当日的评论文章指出,其时的P2P行业存在各种乱象,呼吁加强对其的监管,建言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伴随行业的发展,政府开始对其投以关注,行规的设立也在同一过程逐步得到实现。2015年3月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7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公安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应地,《人民日报》对P2P的关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注:人民日报各季度涉网贷报道篇数走势图

  关注行业动态报道倾向呈现建设性

如何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现在人民网是什么级别的媒体?

  92篇报道中,涉及行业动态的有39篇,安全风险23篇,政策监管18篇,行业科普12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部分报道关注了安全风险的问题,但文章仍多以建设性的姿态呼吁对其施行相应的监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其走上正途。从报道角度来看,《人民日报》对P2P行业较少曝露负面信息,未作点名批评。除一般的关注之外,还通过科普性文章向受众普及P2P这一新兴概念及相关知识,另外,还借多篇评论性文章呼吁相关部门早日出台法律法规规范行业乱象,为促使P2P行规的早日确立舆论造势。这一过程中,《人民日报》较充分地履行了其作为国内第一大报的媒体责任,是引导P2P行业走出舆论困境的一大助力。

  

  注:人民日报涉网贷报道领域分布图

  为行规确立而呼吁

  政策监管方面,《人民日报》发声频繁,用力甚勤。在具体的政策出台前,针对P2P行业的乱象丛生的无序状态,《人民日报》曾多次发文呼吁加强监管,立法规范P2P行业发展。在有关政策和规则出台以后,文章内容转向对政策、规则的宣传性报道及解读。其中,2条报道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分别是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出台、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鼓励包括网络借贷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发展。

  以下为《人民日报》对P2P行规的呼吁及宣传性文章。

  

  

  科普了哪些知识?

P2P作为新起的概念,众人难免会陌生,对其进行科普实有必要。《人民日报》在普及P2P概念方面,可谓费了不少笔墨,相关文章数量占到涉及P2P报道量的13%。相关内容涉及P2P概念、国外发展状况、国外监管政策、国内行业发展现状、如何选择平台等方面。

以下为《人民日报》对P2P作的科普性文章。

  

  《人民日报》作为国家机关主流媒体,对P2P网络借贷这一新兴金融创新进行正面为主的宣传报道,体现了国家层面对P2P的肯定与其创新的包容。对整个行业以客观正面报道为主,同时进行必要的行业监督,这也彰显了国家主流媒体的责任。笔者希望更多的网络媒体和自媒体能向《人民日报》学习,传递更多行业正能量,而不是以某些负面事件为噱头,哗众取宠,报道不严谨取证,只求流量与关注。

  (转自微信公众号网贷舆情)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如何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现在人民网是什么级别的媒体?》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