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离职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交个辞职报告,
领取剩下的工资,
然后从此与上家一刀两断……
如果你这样想,
那真是太简单了,
离职最重要的是,
你要搞清楚有没有经济补偿金!
在多种情况下离职,
用人单位必须支付你经济补偿金。
不清楚是不是?
没关系,
不是有小潮妹嘛!
这些情况应该获得补偿金
1用人单位不续约
用人单位与员工所签合同到期,
双方都会自然而然地考虑要不要继续签约。
如果最后彼此友好“分手”的,
用人单位需支付补偿金。
注意:
用人单位愿意在提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与员工续约,可员工提出不续约的,用人单位可不支付补偿费。
2用人单位解聘拒绝订约员工
有些用人单位由于合同规则尚在制订中,
还没有最后“拿出手”。
当合同出台后,需要签订时,
有些员工不愿意签订,
单位只好将其解约,
这种情况,补偿费是少不了的。
注意:
有些员工拒不签订劳动合同,但还是希望能留下来工作。那么,用人单位在用工之日解聘拒绝订约员工时,不需支付补偿金。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有些用人单位由于工种不同、工作内容不同,
与员工不是按时按日计算,
而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
当员工离职时,
必须支付补偿金。
注意:
如果员工没能完成约定的任务遭到解约,用人单位可考虑不支付补偿费。
4员工被迫离职
《劳动合同法》里有明确规定,
但前提是,
被迫离职是因为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情形,
你实在看不下去、干不下去了。
注意:
用人单位客观因素存在争议,并非故意,而您太“小气”,表示“不得不”离职的,不能被采纳。
5用人单位提出解约
员工与用人单位就像是男女交往的两个自然人,
合作的前提是“你情我愿”。
在签订合同后,合同还没到期的情况下,
如果用人单位提出解约,
那毫无疑问,
用人单位必须要支付你补偿费。
注意:
如果是员工提出提前解约的,公司不用支付补偿费。
6用人单位依法裁员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用人单位依法裁员,
都必须支付员工补偿金。
注意:
裁员必须是用人单位提出,而且程序得当。如果是员工自愿解约,那不在补偿范围。
7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解约
何为“用人单位非过失性”?
就是并非公司的过失,
而是员工个人的原因造成的失误,
用人单位认为不再有必要跟你合作了,
从而提出解约。
注意:
如果员工故意怠慢工作、上班态度不佳的,用人单位与其解约,补偿金付或不付可商量着办。
8用人单位破产等原因解约
任何用人单位都有得意与失意时,
当单位因业绩下滑、破产等原因不得不与员工解约了,
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员工一定的补偿费。
注意:
如果是破产,公司资金一定周转不济,补偿费可约定往后拖,但不能不付。
这些问题一定要清楚
1在试用期内被裁员,可以获得经济补偿吗?
劳动法关于经济补偿的规定是
不区分试用期员工和正式员工的,
所以即使是在试用期被裁员,
同样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其计算方式也是按照《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进行计算:
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企业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不满六个月的,企业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企业没有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劳动者要被裁员,则还需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赔偿。
2犯错被辞退,可以获得经济补偿吗?
对于比较严重的错误,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对于损害结果够不上重大的员工,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公司变更工作地点,可以获得经济补偿吗?
假设单位事先告知工作地点将发生重大变化,
显然会影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的决定。
所以劳动合同签订时没有明确说明
将来工作地点会发生大变化的话,
单位搬迁必须给予职工经济补偿。
4派遣员工被裁,可以获得多少经济补偿?
派遣员工被裁
只要坚持至少有一家单位应支付你们的经济补偿。
如果所服务的公司不肯支付,
派遣的人力资源公司就必须承担这个责任。
如果人力资源公司也不愿意支付补偿怎么办?
可以把实际用工单位和人力资源公司一同起诉至仲裁,
要求他们履行劳动合同义务,
或者给予替代通知金和经济补偿金。
最后记住,
以上情况,
如果单位拒不支付,
你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仲裁。
▎信息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劳动合同第三次不续签了怎么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