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准则三条例心得体会

两准则三条例心得体会

濮阳珉 2025-09-14 游戏 4 次浏览 0个评论

  眼球经济时代,每个自媒体都在千方百计地争夺用户的注意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标题党的层出不穷。关于标题党,有人深恶痛绝,而有人却喜闻乐见。那么,你如何看待标题党呢?

  如果说高考成绩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那么阅读量则是新媒体运营的指挥棒,因为只有较高的阅读量、点击率,才有可能带来粉丝流量和商业的变现。因此,如何提高阅读量、点击率,就成为让每个媒体人抓狂N次的头等大事。

  通常认为,一篇高阅读量的文章需要具备但不仅限于这几点:吸引人的标题、优质的内容、广泛的推广渠道。从投入成本来考虑,制作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无疑是这三者中成本最小的,这也是自媒体甚至是传统媒体中频频出现“标题党”的原因之一。

● ● ●

什么是“标题党”

  “标题党”作为一个新近才出现的名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根据华东师范大学雷启立的观点,“标题党”是这样一些信息发布者和转发者的总称:他们在各种媒介的传播过程中,尤其是在网络媒体和娱乐报刊上,用夸张、歪曲等手段加工制作耸人听闻的、与实际内容并不相符甚至截然相反的标题,以吸引受众或阅听人的关注。

两准则三条例心得体会

  在清博指数平台(www.gsdata.cn)上查看近期热文,可以发现不少阅读量10W+的文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标题党”现象。

  以“乱伦、窥探”为卖点的标题党,数据来源 清博指数(www.gsdata.cn)

  以“煽动虚假事实”为卖点的标题党,数据来源 清博指数(www.gsdata.cn)

  以“血腥、耸人听闻”为卖点的标题党,数据来源 清博指数(www.gsdata.cn)

● ● ●

标题党的常见“套路”

  清博曾经总结了几点标题党的“套路”,如下:

● ● ●

该不该对“标题党”赶尽杀绝

  对于标题党,有人深恶痛绝,认为它们罔顾事实,误导舆论,应该坚决抵制“标题党”;而有人则认为“标题党”充满营销创意,只要不造谣,不传谣,多一些“标题党”并无不可。

  其实,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或组织利用这一工具去实现自身各种各样的目的。甚至他们有些都不是新闻记者,他们参与新媒体实践的本质不是为传播信息本身,而是为了引起关注,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以新闻媒体的标准,去要求广大自媒体,显然是不必要,也不现实的。

  虽然自媒体不具备传播新闻报道的职责,但自媒体必须承担起不传谣、不煽动社会情绪的责任。前不久,《拐卖儿童一律死刑》在朋友圈疯狂转载和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论,但最终被发现,这其实是某公司通过煽动社会情绪进行营销。虽然客观上起到了人们对拐卖儿童的关注,但这煽动了公众的愤怒情绪,在问题的讨论上感性胜过理性,是对不懂法的公众的一次误导。这样的 “标题党”应该杜绝。

-[THE END]-

  清博大数据(前称新媒体指数)是中国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世界互联网大会网络公益发起单位,现为国内最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国内制定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排行榜的权威机构。中宣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国资委、教育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万达集团、海尔集团等单位的媒介大数据合作者。

  清博大数据拥有超过三百万微信粉丝的社交矩阵。与腾讯、阿里、百度、新浪、网易、搜狐、凤凰、今日头条、一点资讯、VIVA畅读等互联网公司均有深度合作。

  主要产品和服务有清博指数、清博舆情、清博管家、清博广告、清博学院。企业使命是做全球大数据生态系统的智能服务者。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两准则三条例心得体会》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