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如意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项奕叶 2025-09-24 手机 4 次浏览 0个评论

  “如意”大概是玉雕当中最常用到的题材之一,也是所有玉雕器件中较为特殊的制品。我们有关“如意”的吉利祝福有很多,比如吉祥如意、万事如意还有称心如意等等。

  那么,如意为什么要叫‘如意’,它是怎么诞生的呢,为什么古人把如意看的那么重要并且千百年之后的我们同样也追捧这个题材呢。小编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玉如意”的身世起源。

  关于"如意"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是古代文武朝臣的执笏。清代的乾隆皇帝有首"泳商铜如意"诗中云:"一柄曲拳代谈者,玢古色错金银。谁知子氏尚质,已有欣于如意人"。可见乾隆皇帝认为商代已有了如意,只是实物难寻,难以求证。

  令很多人惊奇的是,如意最初的原型只是汉族民间的一种挠痒痒用的东西。汉代时汉族民间出现了以骨、兽角、玉、石、竹、珊瑚及金属材料制成的如意,长约一尺许,柄端多为手指形,也有灵芝形、心形、云朵形等。手指形的具有实用的价值,能挠痒痒,取其名曰:"尽如人意"。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引自《音义指引》说:"如意者,古人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不到,用以搔爪,如人之意。"这种"搔痒痒儿"的工具,在南方被人称之为"不求人",北方人则叫作"老头乐"。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警世含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它在这期间非常走红,成为了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手中之物。从唐代开始,制作的如意就更加讲究了,而且使造型丰富多彩,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到了明、清时期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了一种陈设品,供人们欣赏娱乐的艺术品。

如意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如意的长度变短,柄端手指形变为少见的灵芝形、云朵形状等。主体呈流线型,柄微曲,整体造型优美华丽。质材方面又多了金、玉、水晶、象牙、玛瑙等珍贵材料制作成的工艺精品,并有浮雕、镂空、镶嵌及景泰蓝工艺也用上了,而且装饰上了精细华丽纹饰。精品中有汉玉檀柄如意、金镂空嵌珍珠如意、翡翠三镶如意、料石雕漆如意、木柄嵌玉如意、掐丝珐琅如意等,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如意成了观赏品、珍藏品,身价百增。清代如意从汉族民间转向宫廷,成了大臣敬献皇帝的贡物,也是皇帝为宫女的晋升及选妃的珍贵礼品。

  乾隆好如意,是历代皇帝所不能及的,这可从清宫的档案、轶案乃至皇家的诗画中可见到。每逢皇帝即位、皇后和妃嫔生日、节日及喜庆佳日,大臣们都要向皇帝后妃等敬献如意。最为有趣的是有位大臣一次进献了"九九如意",就是用九柄如意为一盒,九盒共八十一柄如意。皇帝身边的大臣有的为了加官得宠,也进贡珍奇的如意等。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如意中,就保存有进贡者题款的如意。

  古人对于如意的用法可谓是千奇百怪。“如意”除了本来的用途挠背之外,也可防身,战争时还可以用作。指挥工具,以寓意战无不胜,战事如意。

  除此之外,民间,亲人朋友之间,赠别时也常常赠给对方“如意”,以表示祝愿之意;佛教高僧宣扬佛法之时,也常常佩戴“如意”。不管在民间还是宫廷,如意的地位都很高,代表着吉祥的美好寓意。

  如今我们所见的如意,大多数都是明清时期所制的,其中要以清朝的如意在设计上最为讲究的,如意上的雕琢有各种图饰,如龙纹、兽纹、双喜纹、一路连科纹、太平有象纹等等。玉如意寓意吉祥如意,简洁大方,被世人所喜爱。

如意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其实,如意就是代表了人们对生活吉祥、幸福的祈求。人们把这些愿望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制成了如意的造型,代表了人们的向往着美好生活的愿望。

  不仅中国人喜爱玉如意,就连外国人也被如意独特的精美造型所吸引,而他们将如意译成英文“交好运”的意思,有些外国友人的家中还会摆放玉如意摆件。玉如意早已经成为了国内外都喜爱的玉器,为弘扬我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在如意诞生千百年后的今天,它并没有像其它玉饰一样,被时代淘汰而走进历史博物馆,仅仅供人参观。如意照样很流行,自己佩戴,赠人都是极好的选择。因为它寄托了人类最朴实最纯真的愿望:事事如意。

  我想这样的文章你也会感兴趣——热文链接

  台北故宫六大稀世珍宝背后鲜为人知的身世之谜!

  慈禧墓中“举世无双珍宝”大曝光:多到看得眼花,数得嘴软!!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如意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