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国学经典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释
第一,国学经典是什么;
1、国学经典是蕴涵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书籍和知识,让我们无所适从,到底选择什么给孩子?其实很简单,时间会冲刷,历史会淘汰,那些流传千年的书,就是我们要选择的。西方人有圣经,印度人有吠陀和佛典,我们有四书五经。另外一个方法,我们可以去看看古今的大家都在读什么书,曾国藩、胡适、梁启超、鲁迅、毛泽东等都是广读国学经典。
第二,根基孩子的生理年龄;
2、 大脑生理学家们发现,儿童的智力和性格在0―3岁间就完成了60%,这三年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3―6岁间完成了80%,6―8岁间完成了90%,8岁以后的发展则渐趋缓慢,到13岁左右,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基本结束了。这就表明孩子13岁之前是智力和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期,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这个关键时期,那么当孩子年龄越大,启发培养他们就会越费力,效果也就越差。
第三,孩子学一段时间的国学经典后有些什么样的改变
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提升孩子的淳静、儒雅气质,而且可以储蓄孩子丰富的语言知识。语言具有一种储蓄的功能,从小接受的知识,一点一滴积累在脑海里,渐渐成为潜移默化的“常识”,运用便可以任意支取、对答如流。古人提倡的“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弟子规》《三字经》《成语接龙》《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中庸》《老子》《庄子》《黄帝内经》《增广贤文》作为国学中的经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无什么无什么式的词语四字词语》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