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国家工业实力怎么样,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其生产的军工产品是否精致,精准,精细。美国的军工代表作有F-22战斗机,德国的代表作有豹2坦克,生产这些精密武器的设备就是外形各异的高档数控机床,在这方面中国曾长期落后,但如今取得的进步却令人惊喜。
机床被称为制造之母,不能自主生产机床就没有国防工业的自主权。在建国前中国武器长期依赖购买和仿制,就是由于没有机床制造实力。1953年起,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了全面的工业化运动,不断的通过“五年计划”增强实力,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重型机床、精密机床、锻压机床等已经逐步完善,中国人期盼百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华夏大地建立了起来。
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军工的大发展,59式坦克,歼-6,歼-7,歼-8战机,053型护卫舰和051型驱逐舰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明星产品。但是随着国门的打开和出国考察,中国工程师忧心忡忡的发现,当时西方先进装备和高精度数控机床领先至少二十年。于是多个高精尖专项马上开展实施,其中就有一个项目叫做“04专项”,专门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的重大专项。
前苏联曾专门动用克格勃特工手段走私日本的机床设备,中国同样也受到日本和西方的严密封锁,想买高档机床门儿都没有,只对中国出售十几二十年前的淘汰货,爱要不要而且价格比最先进的设备还贵好几倍。这样的胯下之辱中国忍受了将近十五年!一个进口钻头十几万人民币的代价,成为多少老师傅心里永远的痛。
进入21世纪,我国机床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不仅五轴联动机床技术打破了国外封锁,而且国内某大型机床企业在2006年还研发成功了首台国产九轴五联动数控机床,使中国具备了高端数控机床的制造能力。客观的说,中国目前用于军工制造的机床以中档机床为主,高档机床数量还不是很多,生产加工精度极高的武器装备的速度还不能完全满足部队需要,比如歼-20战机的产能就受到一定的约束让空军部队干着急没办法,那么最快最好的办法就是吸收国外的技术为我所用,德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两个五年计划,中国看准时机抄底德国工业企业,一口气买了58家德企,并购金额超844亿美元。2016年年初中国解决了军用发动机的单晶叶片的材料难题,收购来的德国企业正在逐步融入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内,未来5年,甚至未来3年,我们就能看到中国在军用发动机领域,导弹制造领域以及尖端武器领域实现井喷效应,到时候不要奇怪为何中国突然会有这样的跨越式进步,因为我们忍过别人无法忍受的屈辱。付出了其他国家难以付出的汗水和代价,这是我们应得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十一五时期是什么时候》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