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对生活的深入影响,拉近了移动宽带的迭代与普通用户之间的距离,让人们越来越关注新一代通信网络的动态。6月29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站开幕,这场备受业内人士关注的大会,正是以巡礼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而闻名。
记者从大会现场了解到,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并且在5G的布局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5G也成为了本届移动大会关注的焦点。
4G开启移动互联网时代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4G基站超过200万个,4G用户突破5亿。其中TD-LTE基站超过130万个,用户规模达超过4亿。这样的4G网络规模位列全球第一。
此外,支持4G网络的移动手机已经有超过2000款,其中1000元以下的4G终端已经高达70%以上。截至5月底,4G的流量分流占整个移动流量的86%,而截止到记者发稿,这个占比已经基本达到了90%。
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在大会上表示,宽带移动通信是全面落实“互联网+”行动的基础。4G网络的建设,加快了网络视频、网络购物等互联网业务的移动化转型,同时也推动了车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
据了解,我国4G商用始于2013年年底。当年12月4日,中国移动率先获得4G运营牌照,拉开了4G时代的序幕。相比2G、3G,在4G的发展上,除了规模上全球领先之外,在研发技术上,也站在了世界一线水平。
中国移动CEO李跃在会上对此分析,4G之所以能够发展如此迅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4G是面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而设计的产品,并且是开启这个时代的一把钥匙。
5G引导万物互联时代
在大会上,张峰表示,5G有望在2020年实现商用。据其介绍,2013年2月,我国成立了IMT2020推进组,开始5G研发和国际合作。目前已经发布了5G愿景,技术框架等五个白皮书。今年1月份,又正式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
据了解,2G、3G和4G的标准设置上,话语权一直由国外掌握。5G的标准制定,成为了中国通信业的一个必争之地。
张峰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加快5G的技术、标准和产品的研发,并力争形成更多的全球统一的5G工作频段。在标准的设置和5G的布局上,中国也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
那么5G到底会有多么强大?中国移动CEO李跃给出了它的三大能力:峰值速率达到20Gbps,每平方公里可链接数超过100万,链接延时仅1毫秒。这样的速度和接入能力将足以满足未来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终端的需要,被视为未来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的重要基础。
南方日报记者 王伟凯 发自上海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2023中国(上海)国际信息通信及5G技术展览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