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融创和万达631.7亿元的资产交易以及融创入股乐视让孙宏斌成为眼下的焦点人物。《李翔知识内参》曾经介绍过万达为何选择融创做资产交易。孙宏斌在接受新媒体盒饭财经采访时,谈到了自己的交易风格。
对于他的信用来自哪里这个提问,孙宏斌认为,要积累信用,一定不是只占便宜,有时还得吃亏。他说,“我吃亏吃多了,吃亏我认了,但你(让我吃亏的人)知道啊,就算你不知道,还有别人知道,会把我失去的机会送回来。”他说,王健林能找到他合作就是他的成就,这种信任非常宝贵。因为过去做的事都摆在那里,王健林信任他,而自己又是说话算数的,将来的事就好商量。
孙宏斌曾经说过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但他其实很重视自己的口碑。他是这么解释的,与他合作的人信任他,这他当然在乎。“你想做个大买卖,就不能算计,买卖不是算计出来的,好多人问我,你这么多并购的线索从哪里来的?多数都是有人来找我的,我自己去哪找?口碑还是很重要。”
在谈生意上,孙宏斌自认他的风格简单。他说,“为什么有人谈生意谈一年,就是谁也不信谁,你报一个高价,我再报一个低价,两个人往中间凑来凑去。我做生意就特别简单,我报一个价,你觉得行就行,不行就拉倒。别人了解你这个风格的话,这个事就成了,我报价没水分。其实都是行家,有没有水分,谁不知道?有人总愿意把别人当傻子。”他强调,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别人算别人的账,你非要把别人那部分弄过来,没有意义,每个人都要挣钱,其实大家都挺明白的。
2、
硅谷知名投资机构A16Z的合伙人本·埃文斯(Ben Evans)在自己的博客撰文称,随着技术平台的崛起,音乐、书籍、电视等业务对技术公司而言已经没有太大分量,内容也起不到战略杠杆的作用了。
埃文斯说,过去人们在iPod上购买任何音乐都有数字版权,并且只能在苹果设备上播放,后来随着音乐分发渠道的增加,音乐业务对苹果这类公司而言,变成了利润低到可有可无的部分。 音乐也从平台的护城河逐渐沦为一种营销手段。
现在,虽然有些技术公司还会保留一个音乐和图书的业务部门,但这些部门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战略重点了。技术公司有时需要内容来扩充自己的实力,但在拿到内容之后,他们便会对整个行业进行大洗牌,技术就会超越音乐和书刊,开始追逐更大的机会。
埃文斯说,即便亚马逊的电子书做得很好,但这仍然算不上它的核心业务;苹果公司过去虽然有音乐方面的优势,但它并没有建立自己的唱片公司。现在苹果公司雇佣了一些明星制作人想打造优质节目,但埃文斯觉得这更像是一种金钱游戏,因为他不确定苹果公司到底有多少决心去提升内容品质。埃文斯甚至悲观地认为,就算是现在开始重视内容的价值,也不一定能让这些公司再重回内容高地。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送橙子的寓意和象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