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催人老,山川记子游。”大学毕业耗在北京十年了,把中心城区的房价从7000耗到了70000,就连当年通州看不上的“三两千”,都已经四五万了。
有段时间,“常回家看看”铺天盖地在媒体上出现,北京地铁还张贴了“公益”海报,从来没戴过墨镜的我只好买了一副,一者用来遮羞,二者表明态度的不屑。
我不仅想常回家看看,还想让家跟着我,天天看,时时看。牛津大学的科学家预测本世纪人类的生命可能延长到200岁,按我现在一个月不到6000的工资,再过100年就能买得起北京的房子了。那时候我才130岁,刚过中年,家庭、事业双丰收,美哉妙哉。细细思来,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那个时候爸妈160岁,孩子也100岁了,还买北京的房子干嘛?
坊间流传一段话:“在北京工作的人是幸福的,但是只工作而没有房子的人是悲催的”。这不每到春节,QQ群里都有人转发下面的段子:
“在过年了,如果你有朋友是北京回来的,请给他多一点帮助。那里房价极高,各种消费更高。回家时,吃饭聚餐就不要和他AA了,你请他吧。有时间多陪陪他,约他聊天,吃大餐、看电影或各种消费时你来买单吧,不要跟他提钱了。出门在外的压力已经很大,请理解他、包容他、打牌也故意输给他。请紧密陪伴,生活需要互相扶持的,爱心需要传递的”。
“岁月催人老,山川记子游。”古人诚不我欺。大学毕业耗在北京十年了,把中心城区的房价从7000耗到了70000,就连当年通州看不上的“三两千”,都已经四五万了。老家的亲戚多,比自己小一辈的兄弟姐妹正是借钱买房的高峰。想想现在这形势,有心劝再等等,但想想自己悲催的十年,还是算了吧。有几分能力帮几分,这年头还有比房子更令人踏实的东西吗?
前几年回三河还经常和初高中的同学聚聚,结果人家谈的不是“军国大事”就是“宏观经济”,慢慢来往也就淡了。大学同学分布全国各地,毕业后多在QQ上联络。开始的时候,每年还能接待几个朋友到北京来玩,如今有实力的早已香港台湾夏威夷,北京不再被提起。直到雾霾再次大规模袭来,微信上有人喊,嘿,阿华你还没被毒死吗?我才庆幸自己还没有被完全遗忘。
作者:阿华(三河) 北京职业上班族,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作者原创,图文无联系。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通州潞河医院在哪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