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联发纺织销售额年年攀升,在2015年实现58.8亿元?为何在新兴技术的冲击下,联发纺织每一万纱锭能实现利润250万元?
是资本基础厚实?是技术创新?是互联网思维?带着种种疑问,9月24日,60余位企业家走进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深入探索这家纺织业龙头企业逆势而上的秘密。
文/苏商全媒体记者 张妙林 摄/李鹏
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促成纺织工业的第一次飞跃;20世纪50年代,原料创新和纺织机械改革带来世界纺织工业的第二次飞跃,推动其产量、产业结构和分布发生巨大变化;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的翅膀扇动起现代纺织工业技术的第三次飞跃,开启世界纺织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然而,不得不说,对于纺织业而言,互联网是把十足的“双刃剑”,在拓展市场空间、给“智造”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使得市场价格趋于透明,供销两方的消息趋于平衡,由此,许多纺织企业出现了利润增速持续回落,需求端前景不乐观的局面。从下游看,对外出口下降,纺织产业向人工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已不可逆。另外,国内消费低迷,服装消费增速持续回落。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纺织行业的盈利水平难以维持,纺织行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在南通海安,有一家纺织企业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广阔的销售渠道、多样的产品样式、规范的管理制度等,一举让公司综合实力连续10多年蝉联全国色织行业前四强。
在当地老百姓心中,它工资高、福利好;在全国同行心中,它技术新、效益高,它有个响亮的名字——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为何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联发纺织销售额年年攀升,在2015年实现58.8亿元?为何在新兴技术的冲击下,联发纺织每一万纱锭能实现利润250万元?
是资本基础厚实?是技术创新?是互联网思维?
……
带着种种疑问,9月24日,60余位企业家在“2016苏商财智会问道‘三名人物’——走进联发纺织”活动的牵线搭桥下,来到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深入探索这家纺织业龙头企业逆势而上的秘密。
亲身体验,赞不绝口
▼
实地走访,叹为观止
▼
深入交流,受益匪浅
▼
会议现场,各位企业家比肩而坐,在聆听2015年南通市“三名人物”、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庆龙分享联发发展历程和经验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一问一答之间,联发的“名企”、“名品”气息,薛庆龙董事长的“名人”气息充溢着整个会议室。交流、碰撞、融合,此次活动的效果不仅在于现场气氛热烈、分享内容高质,更在于探访者收获良多,对于各自企业的后续发展启发颇深。
苏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文勤
苏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文勤拉开本次思想碰撞盛宴的序幕:
“三名人物”、“三创人物”是南通历史上民营经济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三名”、“三创”人物不仅是对于企业家们的美好称谓,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遗余力地培塑民营企业家队伍的过程中,南通市政府的决心和信心。
民营经济人物,包括“三名”、“三创”在内,这些品牌已经创建了好几年,在历届的名单中,有几位企业家是多次上榜,像薛庆龙董事长在2012年荣获南通市年度经济人物称号,又在2015年被评为南通“三名人物”。在海安,还有一位在纺织化纤行业被称为“大姐”的江苏文凤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凤女士,她被评为2015南通“三创人物”。
说到纺织,就不得不提到1899年5月23日,清末状元张謇在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的纺织厂,由此为南通纺织行业闪耀全国,乃至全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通市经信委、民发办副主任贲友华,南通市工商联副主席罗加宏,南通市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左成懃,海安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蔡祝平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南通市经信委、民发办副主任贲友华
南通市经信委、民发办副主任贲友华介绍了在场的历年来的“三名”、“三创”人物,对外地企业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南通企业家日”,“三名”、“三创”人物等名词的深刻含义和创立初衷。
海安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蔡祝平
作为海安民营企业的“娘家人”,海安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蔡祝平说,来到现场并不是为了参加活动,而是为了“探亲”, 身为东道主的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外地企业家介绍了海安的地理优势和工业发展情况。
薛庆龙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在他从容不迫的讲述下,联发背后的故事得以清晰呈现。
2015年度南通市“三名人物”、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庆龙
1955年,在海安大地上,一家染织厂破土而出,这便是日后在全国色织行业赫赫有名、业务遍及全球的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1998年,面临改制的联发,对内打破铁岗位、铁工资、铁饭碗,并对纺织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引进国产剑杆织机,提升制造水平; 对外在上海和香港设立办事处,积极寻求与国际知名品牌商合作,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产权制度的变革使得联发得以“松绑”,在打破计划经济壁垒的同时,其活力不断彰显出来。
2005年,联发决定退城进郊,先后征地1500多亩,建设厂房35万多平方米,这给联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联发借此机会引进高新技术设备,成立棉纺、印染、制衣等分公司,围绕纺织主业延伸了产业链,并且建立了自主的热电公司和污水处理厂。企业实现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蜕变,由单一工序到拥有完整产业链,产品实现了多元化、高档化的特色,产量成几何级翻番的跨越式发展。
2010年“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深圳中小企业板,成为县内首家上市企业。成功上市之后,联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掷地有声、步步为营的发展策略为联发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如今,联发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棉纺、色织、印染、针织、家纺、制衣、品牌、贸易、物流以及新能源于一体的大型纺织企业,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出口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等36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高档色织面料生产商和全球高档品牌衬衫制造商,色织布生产规模全球第二。
在分享的过程中,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薛庆龙董事长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在此期间,他一再提到“新”字。
新设备——以现代化设备取代传统设备
之前很多人认为纺织业是个资本密集度高、准入门槛低的产业,联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以自动化水平高、精益化程度准、节能减排效果好为标准,引进国际先进设备4000多台套,争做高端纺织的先行者。“最近公司提出‘投资100万,减少一个人工’,我认为这个目标稍微超前了点,但是确实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如今,联发每年人工总数减少,但是人均产量不断增加。”
新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品研发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CNAS)、江苏省生态染整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色织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被省科技厅评为优秀)…… 强劲的研发平台让联发如虎添翼。同时,联发积极与东华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与设备制造商、供应商强强联手、合作研发。
“对于产品,我们提出的目标是‘保证国际同步,国内领先’,目前联发总部有个研发团队,他们一方面从款式和花型,另一方面从面料方面深入研发。另外,联发在美国也有设计团队,在欧洲有一家合作的设计公司,我们希望通过三方协同发展,力争把设计和生产融合起来,共同带动产品跟上时代步伐。”
新模式——推进两化融合、发挥产业链优势
为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提高现代化水平,联发采取集成与自主开发并重的策略,把信息技术融入到产品研发和升级换代及生产、流通、人力资源开发等各个环节。
延伸产业链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企业创新(链)氛围的形成。联发充分利用黑白电价策略,发挥原棉收购、仓储、纺纱、织造产业链优势,将织造单一工序实行外包,确保利润最大化。
新思路——创品牌
“刚刚大家看到了我们的面料馆,在里面可以看到我们五年之前做的什么,现在在做什么,这些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很好的,也为我们品牌文化的打造梳理了思路,如今,我们打造了两个品牌,其中之一是占姆士面料。如今,它在全国是最好的。于是,我们在米兰开设了一家公司,把面料5米、20米地卖给顾客,我们想告诉大家现在中国的面料并不比国外差。今年,占姆士这个品牌预计可以做到5亿元的销售额,利润收入能占到整个公司的10%左右。”在产品品质上,在营销环节,联发从全球营销服务和快捷的生产与客服两方面入手,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客户的所需所想,以提供快捷、准确的针对性服务。
新机制——降本保质,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联发通过集团统一采购共性资料、减少仓库合同资金、全网络在线采集控制水电气消耗等举措,达到降本保质的目的。
“共创、共担、共享”是联发一以贯之的理念,关爱员工,扶危济困,成立爱心互助基金会,目前基金会已救助员工300多人,救助额达150万元。共享发展成果,设立职工子女助学教育基金。稳定核心队伍,设立中层干部及关键岗位长期服务激励基金,激发队伍的工作潜力。
新追求——推进绿色生产,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控制不仅是对企业负责,更是对社会、对子孙后代负责,联发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源头控制上,联发实施了脱硫、脱硝、除尘技改提升工程,另外,还采用低浴比,使得染纱耗水量同行最低;在回收利用上,实施中水回用、污水沼气(甲烷)回收利用、余热回收技改项目、染缸水重复利用等。
江苏文凤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凤
作为2015南通“三创”人物,江苏文凤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凤在听了薛董的分享后,也发表了她的感悟:
从我来到海安县城至今已经过去24个年头了,这期间,联发纺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染织厂到海安县第一家上市公司,发展成果有目共睹,这离不开孔董和薛董的深谋远虑、精准布局。这几年,我和薛董接触得比较多,用海安话讲他确实“是个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对于制造企业来讲,真的很难。怎么活下来?怎么盘活企业?我认为,开发新产品、提高科技含量、领导人肯吃苦,这三点很重要。市场不会等待你,你要等待市场需要你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站住脚,认清形势、找准时机是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必须有的能力,这也是薛董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之一。
互动环节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吉宜军问:
薛董是我们行业的“大哥”,也是我们公司的“上帝”,听了薛董的经验介绍,我很受启发。纺织是个传统产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每前进一步都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刚刚听了薛董对于联发的介绍,尤其说一万纱锭能实现利润250万元,我非常震惊,想请薛董分享一下是如何做到的?
薛庆龙答:我们是同行,也是邻居,据我所知双弘纺织的产品质量、盈利状况都是挺不错的。联发之所以能通过半年时间实现一万纱锭250万元的利润,我觉得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我们鼓励“敏捷营销”,盘活市场,但是又不得不面对市场规律、政府导向、国际变化的影响。联发在主动适应外界形势的同时,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之下,最大程度降低成本,以现代化设备取代传统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新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构建集印染、纺纱、面料、制衣、热电、贸易、品牌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上海陆家嘴智谷联合创始人邵浩问:
数据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意义非凡,请问您对于数据创新有什么经验?
薛庆龙答:我们前几年搞自动化管理,这两年数据化管理在行业里开始兴起,所以我们在新疆已经开始涉及。另外,在印染上,联发通过数据化管理收集每台机的运转效率、耗能指标,把产出和成本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调整不符合标准的机器。在市场分析当中,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将现场采集的数据反馈给生产为主,确实,数据化管理对于机床、人员较多的企业来说,还是有很大作用的。至于说会带来多大作用?什么时候可以见成效?我觉得这不会立竿见影,而是要通过多方面、综合性地比较,才能反映出来。说白了,数据化管理是企业精细管理的重要支撑力量。
俞文勤答:过去,财富更多地偏向于传统产业,如土地、厂房等硬件,但是未来,我认为数据资产作为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其作用会不断反馈到有形的生产当中,其重要性也会不断提升。
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怎样把人的思想、能力、知识集中起来整理成为企业数据的一部分,很多企业家很感兴趣,但是这个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是上市公司,目前也只能说是小试牛刀。
南通奋斗投资集团董事长费曙光问:
如今,家纺行业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此起彼伏,很多的创新其实就是花型、款式上的创新。而我们企业主要做家纺行业的并购,小企业也有大梦想,我们希望通过行业并购整合,用3-5年的时间,实现产业化集聚发展,力争走在行业前列。想请薛董指点迷津:是通过30年、50年一步步做大做强,还是借助“互联网+”、“一带一路”的力量,通过并购短期内做到行业龙头企业?
薛庆龙答:正像你说的家纺行业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我认为对于家纺行业,很多人的认识还局限于床上用品,所以对于品质的要求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但在未来,我相信人们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家纺企业该如何发展?我认为要打造自己的品质、品牌。在家纺的品质上,除了花型、款式以外,面料也很重要,好的面料能让家纺企业在同行中率先冲出重围,创造精品。另外还可以把目光放到国外,开拓国外市场。但是你说你们公司想通过并购短期内做到行业龙头企业,我觉得还是很有难度的,但是还是祝你早日成功。
俞文勤答:人的所谓成功,就是一个没有边际的梦想,再加上毫无理由的自信,年轻人有梦想是好事,但是想要壮志凌云,必须脚踏实地。并购每天都在发生,通过并购做大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是,薛董的企业已经做了几十年,才有了现在的成就;陈文凤董事长当时也是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才做到了现在的产值。你如果想通过3年的时间达成这个目标,无外乎你得做平台性企业,你肯定得做贸易、电商、O2O,那就要看你拿哪个方面来整合企业?还有你怎么运作?产融结合肯定是要做的,但是资本终要为产业服务,如果纯粹为了资本运作是不行的。所以我建议你还是要踏踏实实地认真做几年,把基础打好。
江苏宇迪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迪富感慨:
今天我来得比较早,先去联发的服装店逛了逛,衣服质量确实很好,我就买了件白衬衫,性价比很高,我今天赚了,很开心。后来,听了薛董的介绍,我受益匪浅,回到公司后,我将大力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开发新产品,以联发为榜样,不断出精品。
南通市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左成懃点评:
听了这么长时间的座谈会,我相信大家现在都收获不少。在此我也谈谈我对联发的几点认识:
1. 企业要发展,联发是榜样
因为联发做到了先人一步,做了一般企业不敢想、不敢做的事,而且它成功了。例如上市,联发比当地一般企业考虑这个问题至少超前了5年。
2. 精细化管理
联发的一单一核算已经精确到用电、用汽、用水等多方面,这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也是我们许多企业需要学习的地方。
3. 目标明确
把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以前在国有企业,首先考虑的是稳定发展,而薛董则是根据上市公司的要求考虑问题。今天提到的一万纱锭250万元利润是很难做到的,他却做到了,可见,联发在降本提质的道路已经先行N步了。
4. 以人为本、关注职工
以人为本说在嘴上没用,通过薛董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联发确确实实在做以人为本的事,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职务设置了基金,联发在让员工共享企业成果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活力。
总的来说,联发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每位员工的热血奋斗,我认为高级管理者决策力很重要,中级管理者执行力很重要,但是广大基层人员的创造力更重要,所以说以人为本很关键,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是我今天取到的真经。
俞文勤感悟:
作为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感谢薛董给我们深入联发、了解联发、学习联发的机会,我想借此机会给联发提出五点建议:
1. 注重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但要突出新兴产业。未来关乎民营企业发展命脉的将有两点:一是用工,二是环保,我建议联发可以往新能源和环保方面发展。
2. 轻重资产扩张相结合,突出轻资产。联发在海内外都建立生产、设计基地,但还是重资产,我认为联发可以适度考虑让别人代生产、代加工等,甚至可以减产、转让,使得手上少捧一些重资产。
3. 创新、创业相结合,突出创业。联发具有成为开放平台的可能性,未来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外部合作、内部合伙等方式,把创新团队变成创业团队。
4. 产业和金融相结合,突出金融的力量。联发是海安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且已经拥有10多个子公司,我们完全有条件去培育更多的子平台,通过资产证券化,使得企业在流动性、资源整合上有更多机会。
5. 专业化与平台化相结合,突出平台化。联发致力成为世界一流的面料供应商,就必须从一家传统的生产企业发展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不仅要控制生产环节,还要控制流通环节,就像东方丝绸一样,掌握面料的定价权。
所以这五点建议,中不中听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此次活动的心得分享给大家,谢谢!
END
本文为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我们。
微信:sushang889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武汉市民之家工作时间过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