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长平一战,赵国死伤惨重,邯郸人梦中皆战,传秦兵到,一夜数惊。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赵国在当时的七雄中,是由国力较强的的军事第二,变成了国力较弱的军事第二,国力仍存。
赵国虽然损失了大量的精锐,但举倾国之兵尚可出动30-40万。况且北方代地仍有大量精锐。长平之战后,赵国都城邯郸后来遭到了秦国大军的围困。史书中,邯郸似乎朝不保夕,而当时的李牧所在的北方仍有大量精锐。但是,赵王并未调李牧的军队南下,一兵一卒都没有。而且,诸侯未援救赵国之前,赵军也屡败秦军,可见,赵国此时实力仍旧不弱,邯郸兵力虽然不及秦军,但是无论将帅、君王、士兵、民众皆同仇敌忾,试想,你的家里人在长平被人杀了,现在仇人上门了还要杀你,你是等死还是报仇,更何况还有报仇的机会。所以在有一定实力的情况下,李牧并未被调动,而且李牧当时正防守北方的匈奴和西部的秦军等,不可轻动。再者,从赵王的角度来看,李牧,就算廉颇也不是今天人们眼中的可以挽救危局的将领,可能只是比一般将领优秀罢了。
至于廉颇,长平被贬官后,至邯郸之战,廉颇又被起用,也参与了邯郸之战,邯郸之战后,燕国趁赵国长平之后,元气大伤,遣人进攻,结果赵王令发兵授甲,令年12以上皆从军,李牧更率代兵来归,结果廉颇又败退两路燕军,率军追击500里,直入燕境,进围燕都蓟(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让5座城邑求和,赵军始解围退还。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代理相国。廉颇任相国前后约六七年,多次击退入侵敌军,并伺机出击。公元前245年,带兵攻取了魏地繁阳。后来,到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
至于,郭开嘛,害廉颇、害李牧,最终害了赵国,亡国之臣哪!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21克拉多大尺寸》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