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政策主要内容

三农政策主要内容

谷珂 2025-09-11 电脑 3 次浏览 0个评论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又地合整理推送

  【导读】①中央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到农村去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农业。但有些农业项目适合公司化经营,有些不适合。②今后宅基地也必然改革,但无论如何改革,农民住房、农村发展都应该首先得到保护。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对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着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改革成效既取决于落实的力度,也取决于破解难题的技巧。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从乡村向城镇流动,今后谁来种地?国家正在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农村土地流转也在加速,农地会流向何方?资本大规模下乡后,如何参与农业?带着这些问题,《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之所以要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有3个:第一,农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土地租金、劳动力价格、投入品价格、农村购买服务的价格都在节节攀升,成本上升就会导致价格不断上升。

  价格上升就带来第二个问题,达到某一临界点后,国内农产品价格就会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这将使我国农产品失去国际竞争力。

  第三,长期以来,中国人多地少,为了吃饱饭不得不追求粮食产量,这就给农业资源施加了太大压力,对农村环境造成了问题,譬如长期无节制地毁林毁草开荒,围湖填河造地,使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以及乱烧乱扔农业废弃物,使农业农村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只有解决这3个问题才能从长远上保持农村、农业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陈锡文: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农民增收要多条渠道努力共同促进。除了要发展农业让农民增加收入,还要通过工业化、城镇化的带动,让更多农民能在非农产业中有就业的机会,有更好的收入。其中尤其要注重健全农业全产业链和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除了财政投资之外,还要通过改革创新、科技创新和一系列的具体办法来帮助农民的增收。

  陈锡文:新常态反映在农业领域,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归根结底是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地流转

  《财经国家周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目前土地确权的面积有多大?

  陈锡文:截止到2014年6月底,中国农村流转的土地经营权总面积是3.8亿亩,占到28.8%。把土地部分和全部流转给他人使用的农户接近6000万户,占全部承包农户的26%。

三农政策主要内容

  土地流转试点改革今年已进行到第3年,计划5年完成。有些地方可能存在技术难题,比如丘陵山地,要进行确权的时间和成本相应都需要更多。从目前各地反馈来看,推进还是比较顺利的。

  《财经国家周刊》:你如何看现在土地确权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陈锡文:确权是为了保障农民的权利。比如可以保障农民的承包权,这是物权,有了物权,拿到了土地确权证,农民在土地流转或抵押的时候,就不用担心土地稀里糊涂被弄没了。

  《财经国家周刊》:推进土地流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陈锡文:近年来,国家通过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定了农户对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同时,在明确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和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基础上,进一步放活了农地的经营权,促进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多种形式的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在各地得到了因地制宜的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稳步推进,我们又对土地的流转给予相应的法律保护、制定相应的政策,让农民自己去做选择,在这个基础上,一定会逐步扩大土地流转,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但是也要注意,这个过程中,切忌拔苗助长。

  《财经国家周刊》:关于宅基地改革的争论由来已久,大致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宅基地应该像农用地那样尽快入市。而另一派则反对宅基地入市。你怎么看宅基地改革?

  陈锡文:宅基地制度本质上就是一种保障性住房制度。农民的宅基地和农民的住房都是保障性住房,怎么进市场?这是个大事!

  陈锡文:宅基地制度改革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城镇化后,农民失去了宅基地,住房如何保障的问题。二是不在城镇化范围内,如何确保农民的宅基地权益不受侵犯。

  随着城镇化建设,现行的宅基地制度已经难以为继了,我们要研究新的制度,但这个制度必须保障农民继续有房住,但不一定是一户一家顶天立地了,也可以是公寓楼。

惠农支出

  《财经国家周刊》:“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为了更广泛地保障和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推出一系列惠农支出。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有人担心财政收入增速的下降会影响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投入。惠农支出是否会有变化?

  陈锡文:国内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后,财政收入的增长也进入新常态,过去财政在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每年都拿出不少钱来用于各个方面的支持和补贴。2003年,国家的“三农”开支是2300多亿元,2014年对“三农”的总开支达到了13700多亿元。

  关于“惠农支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得很清楚,财政再困难,惠农政策不能削弱只能加强,支农资金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去年财政虽增速减缓,但绝没有到拿不出钱增加农业投入的程度。

  《财经国家周刊》:今年一号文件提出把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方式之一,要保持农业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并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在新常态下,涉农补贴应该如何提高补贴效率,让真正需要补贴的人群受益?

  陈锡文: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它是一个“带电作业”。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让粮食有大的起伏,不能让农民收入减少。

三农政策主要内容

  我们现在的补贴中也有问题,经常有专家说这个补贴不好。事实也是这样,所以下一步补贴本身也要改。现在补贴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对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国家也要进一步加大支持的力度。

  《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公开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耕地流转等多方面的政策都有所改变。可以见得,未来农村土地将会升值,流转将更为规范,农村土地所聚集的财富也即将井喷,下一个风口必然是农村土地。

  而地合网专注于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及开发利用近10年,是全国首个“互联网+土地流转”的交易服务平台,通过土地测绘、宗地评估、VR看地等专业服务,创造了大量的农村土地流转的成功案例。

  为了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共享农村土地市场的万亿财富,地合网宣布,将于6月16~17日在广州举办2017年夏季分站运营商培训会暨招商加盟会。届时,地合网将呈现一场土地盛会,期待您的参与!

往期爆文

  ?流转土地种玉米,每垧盈利3000元!新模式登上《农民日报》!玉米补贴、大豆补贴终于公布了! 谈天说地48期

  ?《土地管理法》新政:宅基地征地补偿可能翻倍?进城后土地可能会被收回!| 干货121

  ?农村户口能拿上百万!土地确权后,家里有这些宅基地请即时整改!| 干货120期

  ?去年平均每户赚了25万元多!做家庭农场,必须解决这四个问题! | 谈天说地47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三农政策主要内容》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