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不贪污但也从来不干事的光明区区长孙连城让人印象深刻。记者6月16日从自治区公安厅获悉,日前我区出台《自治区公安厅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从即日起,公安队伍中在其位不谋其职、不想晋升也不作为、让百姓连连抱怨的“孙连城”式干部将面临降级。(6月19日宁夏新闻网)
有这样一类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把不出错、不担责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绝对宗旨”,老百姓们把这类官员戏称为“太平官”。值得思考的是,在如今,“太平官”真的能坐享“太平”吗?不作为的后果仅仅是无法晋升而已吗?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
近年来,随着以党员干部“容错澄清”机制为标志的一系列正向激励举措的出台,绝大部分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一浪高过一浪。干部群体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更灵活了,上升晋升通道更明朗了,自然也就对干部们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现实情况面前,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党员干部“上得来”了,墨守成规、胆小怕事的“不作为”者就理应“下去”。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党和国家培养一名党员干部,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干部们的“不作为”行为,不仅仅是对自身政治生涯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和对人民期待的辜负。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各项便民惠民举措正在陆续出台,而这些举措能否真正落地,能否真正为老百姓带来实打实的获得感,考验的就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和行动力了。
所以说,对“不作为”的党员干部进行降级处理,应该成为党员干部组织队伍建设的“新常态”。因为这不仅是一剂唤醒党员干部责任意识的强效“清醒剂”,更能帮助干部们打破自以为是的“安全范围”,向“懒政”行为“亮剑”。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什么电视剧里有个叫连城的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