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老妻
本该恩恩爱爱安度晚年
南京一位老太却报警称
老伴买了毒药要毒死自己
1月12日晚7点,家住南京浦口区欣家园的王老太报警,说有人下毒想要谋害她,而下毒的正是自己的老伴。
王老太说,老伴今天给她买的菜里下了毒,吃进肚子就会毒发。老两口这么都一大把年纪了,究竟有什么恩怨呢?
▲王老太展示的老伴买的菜
张大爷:
她太坏,到处在外借钱,现在家破人亡,一共借了大概40多万。
张大爷说,老伴为了买保健品,四处借钱,如今欠了几十万外债,每天都有人上门讨债,夫妻俩为这事没少吵架。至于下毒,只是仅仅是想吓唬老伴泄愤。
▲家里堆积的保健品
原来之前一家保健品公司向她承诺,买保健品有返利,买得越多,返得越多。从此老太就迷上了购买保健品,前后花了几十万,家里的保健品堆成小山,返利却一分钱没收到。如今意识到上了当 ,却为时已晚。
王老太:
不够了,我就在外面借钱,借了买这些东西,给你上报,寄信息费,又是转账费,到现在一分钱没补助我。
近年来,老人买保健品被坑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骗子针对老年人反应慢,同情心强,对各种骗术防患意识差,容易上当的特点,常常对老年人进行诈骗。
今天小编来揭秘一下这种披着保健外衣的诈骗。
免费忽悠
以“免费”吸引老年消费者
老人家们闲来无事,买个特价鸡蛋都能排队一上午,更不用提这种免费的好事了。有的老年保健品销售者常装扮成“义诊医生”,在社区、街道像模像样地免费进行一些血压、血脂、血糖和钙缺乏等常规检查,煞有介事地指出老年人有这样那样的严重疾病,然后推销其产品,甚至开通免费健康咨询热线,花言巧语推荐保健品。
健康讲座
“好心”授课、聚集人气、忽悠购买
一些老年人身体不好,还从心里抗拒医院,总想通过一些“捷径”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销售者抓住老年人体弱多病,渴望健康的心理,办班授课,聚集人气。先讲一些疑难杂症的病症、成因、危害及防治难度,借机夸大所推销产品的效果,忽悠忽悠,听课者自然被洗脑,冲动得购买产品。
馈赠诱惑
用小礼品培养信任和忠诚
保健品商家往往会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需要,送一些小礼品,除了鸡蛋、小米、筷子、鞋垫等日常用品,还经常送一些劣质的纪念品,利用一些人喜欢“贪小便宜”的心理,培养他们的忠诚度,加深他们的信任值,以诱惑其购买保健品。
“亲情”感染
对老人大打亲情牌
有的销售人员直接到老人家里,上门推销产品,从扫地、擦玻璃到按摩、剪指甲,再到帮助洗脚、擦身,设置种种“感情陷阱”。一些老年人甚至把他们当成亲人看待!如此推销往往更易造成老年消费者受蒙骗。
为了提高老爸老妈的意识,保护人身、财产不受损失,大家学起来。
戒除贪婪心理
父母知道生活不易,喜欢节约,常常为了节约五毛钱跑到离家远的菜市场买菜。也正是这种节约、省钱的心理,让父母在面对骗子承诺的巨额回报时经受不住诱惑。
抵制甜言蜜语
“大爷,您真有眼光......” “您真不愧是教授啊!....” “一看您就是明眼人,这样吧,我们可以算个忘年之交......”父母年纪大了后,反而容易被这些话夸得晕晕乎乎的,就把钱掏给别人了。
强化警戒心理
老年人一向热心,帮人垫付兑换外币或者低价购买名贵药材的差价等,所谓的”专业人士”在旁边一忽悠,就很可能上当受骗。还有不少老人,听说别的老人家用养老金投资赚了很多钱,就盲目跟风,结果被骗。所以一定要提示他们遇事一定要冷静,不轻信他人。
开拓视野,科学养生
上了年纪后,可能对病魔也越有一种隐隐的害怕,我们的父母只想健康一点,看着你幸福,不给你增添负担,加上”路人甲“说一句:真的很灵。本来就对”灵丹妙药“没什么抵抗力的爸妈还不乖乖交钱?陪着父母定期去医院体检很有必要。
常与邻里保持联系
现在每家每户都在高楼大厦的格子里,性格孤独点的老人很难适应,只能闷在家里,对外面的事情也不是很清楚,一旦遇上骗子儿女电话没接通就没法帮助他们了。应该帮助父母跟周围邻里处好关系,让他们遇事能征求周围人意见。
亲人深陷保健品骗局,
作为家人该怎么办?
1
摸清场所
摸清老人参与活动的场所,搞清他参与活动的名目或产品,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2
查明原因
如果你家的这位老人身体确有毛病,一定要带他去医院看医生,让他听听医生的说法。
3
按况处理
老年人容易偏执,不要因为这个事情跟老人顶撞,劝说时要尊重老人,重在以理服人。
4
多陪老人
老人最怕空虚,如果老人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出去“听课”、“理疗”的,以后,你一定要多陪陪老人。
所以,当他们有天变老时……
来源:南京晨报
合作推广请联系:025-57700115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央视新闻1+1节目》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