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李芬芳谢天下,雪夜荼蘼满人家。如果非要让我选去哪儿看桃花,还是更想去林芝,环山冰雪覆盖大地,春来席卷芳菲,满山阔野的粉色一片,一树枝桠就艳羡,十里桃林便成仙。
暮春者,风乎舞雩,咏而归。那种快意人生的境界,不应该只有孔子带领三千人才能有。种一田桃子,结一树桃花,染红了人间,沉醉了冰川。
西藏的“江南”林芝,醉氧桃林里
林芝是藏文尼池( nying khri )或‘娘池’(nyang khri)一词音译而来的。林芝历史古老,可以追溯到西藏的史前时期。20世纪70年代,尼洋河边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骨和墓葬群,考古表明早在4000-5000年之前,林芝地区已有人类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
林芝是西藏的“江南”,海拔比较低,含氧量比较高,不会产生高原反应。林芝到拉萨,盘山公路行程约520公里。全程柏油路面,路况较好,沿途自然风光很美。去桃林流连之后,再去一睹雪域之王拉萨的风采,遍访仓央嘉措的足迹,倾听他尚存在世的诗歌。
假如真有来世,我愿生生世世为人,只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哪怕一生贫困清苦,浪迹天涯,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 --仓央嘉措
桃林周边的田园人家,巴吉湿地
林芝附近三公里处,比日神山脚下、318线侧旁、尼洋河之畔,有一片面积不大,但却分外精致的湿地,名为巴吉湿地 。桃林周边的田园人家,牧民唱和山野之间,牛羊徜徉绿洲大地,碧柳错落、芳草萋萋,这里也是林芝八一的天然氧吧。
随着林芝市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巴吉湿地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以“幸福小区”命名的钢筋水泥……如今这里还残余几株老柳,孤立风中,看岁月沧桑,如果你再迟来林芝,可能连这残存的美景也会如焚烧的香格里拉般消失。
深山老林里的“恬静山居图”
在林芝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松树组成“鲁朗林海”,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犹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报春花、紫苑花、草梅花等成千上万种野花怒放盛开;颇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错落有序,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
初春的梯田农舍,整个沐浴在嫩绿色的充满生机蓬勃的汁水之中,沉湎一季的冰雪正在消融,春回大地使得万物复苏,古老的雪域再现勃勃生机。
升起风马的雪域神山: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为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苯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南迦巴瓦峰又名“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
凡入藏区,经常见到的人文景观便是经幡。之所以被称作经幡,是因为这些幡上面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使经幡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经幡亦称风马,由红黄蓝白绿五色组成,分别代表了藏传佛教中风云水火土五大生存元素。
林芝美食推荐
1
—
—
鲁朗石锅鸡
石锅是用一整块石头掏空而成,鸡则是当地藏民养的土鸡,用雪山上流下的溪水配以人参、藏贝母、百合、枸杞等药材慢炖两个小时左右才上桌, 据说用这里产的石锅炖汤可以将石锅里的微量元素释放出去,汤特别的香。锅开了一定要先喝汤。汤煮的白白的,鸡肉也很嫩。蘑菇种类很多,也可以涮些菜吃,白菜比较好,最后再下一点儿面条,汤味道特别鲜。
—
—
2
—
—
藏香鸡
是西藏特有的鸡种,适应高原寒冷恶劣多变的气候环境。藏香鸡终年放养,无喂料习惯,夜间栖息于畜圈的梁架之上,露宿于宅旁的树林之中,基本处于半野生状态。藏香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特殊的地域,特殊的饲养方式,是藏香鸡肉质鲜美,熬过汤的鸡吃下吃仍唇齿留香。
—
—
3
—
—
帅哥餐厅
在波密县,是波密县上很火的一家餐厅,餐厅在县上来说还是蛮大的,而且在县上也很有名气的,装修比较简单,环境还行吧,生意挺好的,美女们的服务也不错。它家主营川菜,菜品也十分丰富。
—
—
背包君向大家征集背包故事
户外大牛OR初出茅庐
只有你有故事,还愁我没酒吗?
背包君分身微信号:maomijiang007
欢迎投稿,欢迎提出宝贵建议
背包客攻略路书可以下载啦!
都在背包客APP,还可以约伴哦!
或者登陆网站 www.aibbk.com
▼
下载背包客APP获取更多
路书 | 约伴 | 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报春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容易生虫子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