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野生食用菌上市的季节了,作为吃货的你是否已按耐不住美食的诱惑开始行动了呢?想必大家都知道云南每到了六七月份的时候都是挖野生菌的好时期吧!老宗医在云南生活过一段时间,现在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云南的野生食用菌吧!
每年的六月七月,
云南人民就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
为啥?
因为,又到了吃蘑菇的季节了!
据统计,全世界的蘑菇种类,
云南就有一半以上,
但是云南人不叫“蘑菇”
他们用方言,称之为:
“菌”
在云南每个城市的菜市场,
各种菌子从大山深处远道而来,
还带着泥土和树林的潮湿气息。
他们花纹美丽,气味芳香,
敦厚鲜嫩的肉质诱惑着每一个过路人的味蕾
…
但是,这美味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据说,每年的六七月份,
总有几个云南人
死在菌子的美味之下。
见手青
就是这样一种危险的美味。
这名字,美艳、冷峻、肃杀,
似乎都能让人想到小说中那些虚构的剧毒
鹤顶红、五毒散、心一跳…
▲见手青
这种菌子,无论是碰到手还是刀,
立即就会变成青黑色,
这便是“见手青”命名的由来。
见手青有这样一种中毒症状:
看见“小人”四处游走的幻觉,
据说“见手青”之所以会变色,
就是毒素作用的缘故。
▲中毒之后的幻觉大概是这样的
云南人喜欢在香油里加一点猪油提香,
大蒜切片去毒,
云南独有的皱皮青辣椒调味,
大火爆炒个几分钟就可以起锅。
但是大蒜能否杀毒是有疑问的,
不过这拦不住云南人对“见手青”的热情,
因为这“见手青”确实有着让人“搏命而食”的魅力。
见手青多汁,入口滑嫩,
并且鲜中带香,嚼起来软而有韧性,
是一道绝美的下饭菜。
没有炒熟时是有中毒的危险,一般不致命,
但也能折腾得够呛。
餐厅为了安全考虑,
大厨们经常把好端端的爆炒弄成了油煎,
把“见手青”柔软多情的特色一举抹杀,
令不少人扼腕叹息,
好一个因噎废食,暴殄天物。
听说,日本吃河豚的餐厅里,
有些主厨会特意在刀上留下一点毒,
当你迟到河豚生鱼片时,
嘴唇和舌头都会发麻,
死亡的恐惧感会让你觉得河豚肉越发好吃。
勇敢
是一个吃货最重要的修养。
▲河豚刺身
青头菌
云南野生菌最具代表性的菌种,
从外表上看就比较吸引人,
白杆绿头,在野生菌中很容易辨识。
青头菌无毒,做法非常多样。
▲青头菌
松茸
松茸也叫松口蘑,
价格非常昂贵,
一般都是论朵卖,
每公斤价格上千元,
大多数都出口日本。
▲松茸
鸡枞菌
最神奇的菌种
与白蚁营共生生活,
白蚁在筑巢时为它传播菌种,
白蚁从鸡枞的小白球获得营养物质和抗病物质,
鸡枞又从白蚁巢菌圃及周围环境获得营养源。
味道鲜美,很适合用来煮汤,
云南人更最喜欢用它来炸油,
炸好的鸡枞油在吃面时随便放上一点,
便立刻充满了鸡枞的鲜香,《舌尖2》也介绍过。
▲油炸鸡枞菌
云南的菜市场,
对于一个吃货而言,
简直就是冒险家的乐园。
▲虫子盛宴
▲家常便饭的蜂蛹
我觉得,老天爷偏爱云南人,
所以,用魔法配置了这里的气候,
再将最丰富的食材藏在这里的山水之间。
以下是老宗医在微博上收罗的一些云南人吃菌的评论,大家随意感受一下:
现在的人啊,一言不合就吃菌...
每个云南人都有一个吃菌中过毒的朋友,六七八月不吃菌,一年就白过了。
中毒时,觉得头有水缸大,满桌小人跑来跑去。电视机上长满野草,风吹过来一浪一浪的,过瘾的很!
告诉外地朋友中毒可以看到各种小人,居然认为我再忽悠他们,下次搞个凉拌见手青让他们爽爽!
吃菌中毒白天看见跳舞的小人人,还萌萌哒;晚上就比较恐怖了,都是恐怖片!
身为云南人表示没中过毒简直人生不完整…不说了,暑假回家中毒去!
在云南,有时候骂人是疯子就会说:
你怕是吃着菌了!
最后,老宗医还是要
提醒小伙伴儿们,
如果吃菌中了毒,
还是要尽快就医,千万不要
享受幻觉
其实,
云南各个地方还有很多自己本地的特色菌种可以食用,
由于不太常见,担心有毒,
所以在市场上也就不太流通,
只有本地人自己食用。
不妨,约上朋友
一起去云南吃菌吧~~
5月已经结束,6月雨季来临
各个城市的菜市场里又要精彩起来了
这个夏天
请记得安全吃菌,健康吃菌!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由中华道友会弘道编辑部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道教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daoyuancn,欢迎添加关注!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云南个个大学排名》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