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石油的年消费量约为400亿桶,相当于每天约消耗11000万桶,每秒约消耗1200桶。这绝不是个小数,再来看看世界各地鼓吹发现的新油田,如巴西的图皮油田,预计储量为80亿桶,但实际只够全球使用3个月。
据国际能源署的两名高级官员透露,为了避免引发外界对石油短缺问题的恐慌,美国正发挥其巨大影响力,鼓励能源监控机构对石油供应量下降、面临短缺的问题视而不见,并夸大找到新油田的机率。
国际能源署2005年曾预测,到2030年,世界石油供应将达到顶峰,日产量将高达1.2亿桶。但是他们随后将产量降低到1.16亿桶,2008年又降到1.05亿桶。在这位内部人士看来,“1.2亿桶的日产量纯属胡说,即便是维持石油产量每天9000到9700万桶也是虚的。他们是担心一旦这些数据公布,很可能会引发石油恐慌,进而影响到金融市场。美国担心石油顶峰期结束,因为那将威胁到他们使用石油资源的权力”。另一名国际能源署官员则披露,在他们组织内部,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不要惹怒美国。“石油储量根本没有美国宣扬的那么多,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石油顶峰期,我认为情况将变得越来越糟糕”。
根据英国能源调查委员会10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全世界常规石油产量可能已经达到顶峰,2020年之前将达到终结点,只是政府没有勇气面对这个危险,报告首席作者史蒂夫·索瑞尔说,“石油产量不会在2030年前达到顶峰”的预测过于乐观了,英国自由党议员约翰·海明说:“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不能完全相信,英国政府需要加快发展更稳定的低碳经济,以避免石油波动造成严重的经济混乱”。一名能源部人士证实了上述报告,官方报告还称,现有的油田到2030年前所能开采出来的原油产量可能还不到当前产量的一半。
石油是我们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石油化工产品多达5000多种,人们最熟悉是三大合成材料,即: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此外还包括名目繁多的精细化工产品,可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香料、涂料、化妆品、洗涤剂、粘结剂等。仅农药中,据不完全统计有58种杀虫剂、33种杀菌剂、22种除草剂、43种植物生长剂、32种复配农药和34种其它农药,共222种农药的原料来自石油炼制产品,100多种人用药物也用到石油制品。可见石油制品不仅广泛用于工农业、建筑,而且渗到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每时每刻都与它相伴,石油已成现代人生存的必备之物。
石油枯竭或者被新能源淘汰之后,对人类的生活大抵会影响这些方面:
1、粮食与农业:田间作业的各种农业机械,包括耕作、播种、收割与运输等农机,都用柴油作燃料。
2、工业:工业生产中普遍使用机器,任何机器没有润滑油就转不动,现代95%润滑油是石油制品,石油枯竭前如不能用替代原料生产足够的、型号繁多的润滑油,就连发电机、电动机也没法转动。
3、交通:现在的汽车,火车,船泊,飞机等用的燃料95%都是从原油中提取。
4、人口分布与城乡格局:今后几十年人口还在增加,可能达到八、九十亿,对石油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5、宏观经济: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的比重依次为三、二、一,即服务业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工业、建筑业,最后是农业,以后很可能回到现代化之前的比重一、二、三的顺序。
6、国防:飞机、坦克、军舰、军车,没有石油产品成了一堆废物,战争又回到“小米加步枪”的状态了。
7、日常生活:无处不用的塑料不见了,油气枯竭后燃气灶用不成,只能改为烧煤,高层楼的住户更不方便了。
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发现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重要性。一项研究认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满足全世界能源需求的40%,可再生能源为来自大自然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力、潮汐能、地热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新能源一是寻找其他可代替能源,如可燃冰、氢气、核能等;二是对传统的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的能源,主要包括对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车用的新型燃料以及智能电网等。
我们与低碳节能生活:户外环保、低碳出行、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布袋),我们的一小点习惯的改变就是对地球的善待,也是对自己和自己子孙后代的善待,也留给后来人一片蓝天,一汪绿水,一个完整的世界。“如果你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使得此时此地的世界是一个更好的所在,哪怕就好那么一丁点儿,那么你的言行作为就是善的,你就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结束语:
笔者对原油、天然气、铜、白银、豆油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
文/评金论古微信:pjlg777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正溴丁烷109-65-9医药、染料、农药中间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