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最近被高晓松——矮大紧这个老男人吸引的不要不要的: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滚打才不辜负功名尘土;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行万里路才能走到内心深处;未来不是岁数,未来是礼物,读万卷书才能看清皓月繁星。
《晓松奇谈》中其中有一期讲的是日本的匠人,其中一位茶道大师木村宗慎讲过,道在乎一心,心中有自己追求的,坚持一切就会有成果。
回首过往的将近30年,最终决定在教育这个行业走下去,其实很大一部分是觉得中国需要合理的教育,不是填鸭式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只是为了学习,让我们的下一代希望学习不是为了名誉,为了金钱,为了地位等等,而是真的是从内心激发出来的我想学习,我想去研究,终身学习。这是我作为老师的教育观。当然,每个老师的教育观是不一样的,每种教育观都有其存在的道理,都有其优点和弊端,没有哪个教育是完美无缺的,看家长还有老师接受哪种教育观。
但是一旦成为了一名老师,不是名,不为利,只为了能在你所教的孩子的人生中有一定的影响,不一定是可看到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很关键。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有一颗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的内心,既然决定了做老师,我们就应该开始有终身学习的决心。
作为老师,一定要有匠人精神,不单单是坚持、钻研,还有就是内心的平静,种下一朵花,然后静待花开的平静。不断检验,不断纠正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也需要经验。中国人很多时候都很急,大城市里面的快节奏,所有的人都在奔波,但是老师必须要静下来,等待,我们每次都会在提醒家长让孩子学会等待,其实最应该学会等待的是我们老师,用自己的教育滋润我们的下一代,所以一定要拥有责任感。我们的教育是关乎到我们的国家,少年强则国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不过这句话多多少少有些燃,有些空洞,但是多多少少看到中间的联系。
鲁迅也说过中国人医的应该是人心,而要来医人心就要有好的老师合理的教育,知道去怎么发挥自己。智商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和中国人,但是这两种人的人生以及财富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多多少少会比较,但是同样我们需要用教育来改变。有的时候需要把匠人精神传递给下一代,这就是教育的传承作用。作为一名老师,我很骄傲,但中间的责任也会激励我不断前行。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匠人精神心得体会100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