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和志愿填报都是学生面临的重大挑战。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期间,众多考生都会被各种“分数线”弄得不知所措。那么,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是什么意思呢?
录取分数线通常指的是高考录取分数线、批次线或省控线,主要分为本科线和专科线。与之相关的是院校调档线和录取线。
三者的区别1)批次线(省控线)
划定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
作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划定录取考生的最低投档分数标准。考生必须达到或超过批次线才能报考相关院校。
2)调档线(投档线)
划定方:院校
作用:省教育考试院按相应规则投档后,向院校所投考生档案的最低投档分数就是学校的调档分数线。
3)录取线(最低录取分数)
划定方:院校
作用:被学校提档的考生中,有一部分考生会被退档,而院校最终实际录取的考生最低分就是院校的录取线。
关于三种分数线的其他重点1)只有批次线会在考生报志愿之前公布,其他分数线都是参考以往的数据。
2)录取线是考生被院校录取的最终“门槛”,通常比调档线更高。
位次指的是高考录取位次,即文史类或理工类考生在全省该科类考生中的排名。与分数相比,位次在高考录取中更为稳定,是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关志愿技巧:“位次法”
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录取的几率就大。
举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年来的录取最低位次稳定在400左右。如果考生位次低于400名,那一般就没戏;而如果高出400名,一般就容易被学校录取。
当然,填报志愿是一件需要综合考虑的事,建议考生将位次法和线差法等志愿填报方法结合使用,以更精确、更稳妥。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最低位次是什么意思(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是什么意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