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的眼中,房地产开发商简直就是暴发户,来钱快、来钱多,但王健林却在年会上大倒苦水:
我从事地产行业28年,再两年就30年了,被调控了十来次。中国地产好年景没有持续四五年的时候,基本上三年左右来一回调控。行业周期性太强,造成现金流不稳定,预期也容易经常发生变化。
为此,王健林宣布,万达商业2020年以后原则上不再搞重资产,全部为轻资产。除了万达城配套的住宅外,万达原则上也不再新增住宅开发。等万达城全部开发完以后,万达商业就逐渐从地产开发这个行业退出。
首富不做房地产?你没有听错,那万达靠什么赚钱?这个问题,可以咨询潘石屹——因为王健林在房地产行业方面的规划,正和潘石屹一样,当一个稳赚不赔的“包租公”。
根据王健林的说法,2016年万达商业地产业务收入1122.7亿元(万达商业2015年年报显示,当年其物业合同销售金额为1640.8亿元,当年确认为收入的为1025.15亿元);租金收入195.8亿元,同比增长29.6%;综合起来,2016年万达商业总收入为1430.2亿元,同比减少25%。
尽管收入大幅下降,但万达商业的净利润仍实现增长,不过王健林并未透露具体的增幅数字。
对万达商业而言,收租金显然要比直接卖房子要划算得多:
1、租金的成长空间更大。2015年,万达商业的合同销售金额就已经只有小幅增长,2016年则是大幅下滑(王健林表示是主动下调了2016年600亿的销售额);但租金收入增长明显,2015年增幅为30.7%,2016年再度增长30%。
万达商业租金收入和物业销售收入
2、以租赁为主业的公司上市后估值更高。万达商业正在谋划回归A股上市,目前A股主要房地产股票的估值普遍在20倍P/E(市盈率),10多倍的也比较多。王健林表示,以租赁为主的公司估值可以达到30倍甚至40倍P/E。
3、租金回报更高。2015年,万达商业租赁收入的毛利率高达72.14%,远远超过物业销售37.95%的毛利率;全年租赁收入占比仅10.94%,但贡献了35.25%的税前利润。王健林表示,预计到2016年,租金收入贡献的净利润将达到55%。
万达商业购物中心平均租金
4、轻资产运营成为可能。轻资产在企业界非常流行,即用更少的投资,撬动更多的利润,万科的“小股操盘”就是典型之一。万达的轻资产模式表现为:其他企业拿钱下订单,万达负责找地、建设、招商和运营,租金最后大家一起分。
王健林强调,万达退出地产业并非是看空中国房地产,而是因为对房地产调控的“无奈”,以及租赁(而非销售)的诸多好处而做出的理性决策。
更多资讯请关注义隆金融官方公众微信号:yilongelon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王健林为什么要卖万达广场》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