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每个人都希望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其中首因效应在第一印象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由于人们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继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力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总体印象形成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叫作首因效应。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论是约会第一天见面,或者是第一次接待一位客户,人们都要比其他时候更加注意自己的穿着和言行。
虽然很多时候人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印象管理过程,但这些行为实际上正是人们意识到首因效应存在的结果。
研究表明,首因效应一旦形成,对后继信息的理解和组织具有强烈的定向作用。
例如,如果人们在另一个人面前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其之后的错误或失败会被人们认为是“失误”,而不是经常发生的。
反之,若没能留下好的印象,那么其之后的好的行为也会被解释为伪装出来的。
可见,首因效应深刻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认知。因此,生活中我们必须重视首因效应,同时有必要使用一些策略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艾根认为,在与人交往的初期通过有意识地使用SOLER模式可以有效地在他人面前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
生活中很多人在初次与陌生人交谈时,往往显得很拘谨而不够自然,身体下意识地转向别处。
他们自己可能并未意识到,但会给别人带来不尊重对方的感觉。
因为转身往往意味着“逃跑”或者“忽视”,因此在交往初期,人们必须要注意这类身体动作。说话时朝着对方,既代表了尊重,也代表着你的心处于接纳状态。
O代表“姿势要自然开放”一些人在与陌生人交谈时由于过分紧张而手舞足蹈,亦或是手脚僵硬,显得极不自然,这就会给对方留下稚嫩、笨拙的印象。
因此在与人初次交谈时,务必要加上一些身体动作,用手势作为言语的辅助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也要注意分寸,手部动作的幅度和速度都要把控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
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一动作,人们不妨想象一下那些高傲的人是如何坐的——身子躺在椅子里,双手搭在扶手上,由于角度的原因而不得不俯视着你。
因此相对地,想要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就必须要让自己的身体前倾一些角度,以表示“亲近”“洗耳恭听”之意。
E代表“与对方目光接触”这一点相信大家深有体会,不熟悉的两个人在交谈时双目总是躲躲闪闪。
一会儿对视,一会儿又看向其他方向,这无疑会给对方留下这样的猜测——“他是不是讨厌、排斥我?”
相比于那些目光躲闪、游移的人,我们会更喜欢那些目不转睛、眼光真诚的人。
这是因为目光充分交接会使人感到受尊重、受重视,也会给对方一种全神贯注的感觉。
不少人在与陌生人交谈时感到非常紧张和拘谨,肌肉紧绷,面部表情僵硬,说出来的话也跟平时大相径庭,从而闹出许多笑话。
其实这些都是可以控制的,深呼吸可以有效减缓血液流动速度,使心跳变慢,从而也就不会感到那么紧张。
此外,紧张也可能是因为缺乏交流、交流不熟练导致的,因此加强与陌生人的沟通练习也可以让人们在“实战”中感到更加放松。
戴尔·卡内基也提出了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两种方法。
第一,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我们在与人交流时,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哪些人是在敷衍我们而哪些人是真诚地在倾听我们,所以对方也能很轻易地看出我们是否是在敷衍。
有些人一边玩手机一边“嗯嗯嗯”地说个没完,到头来可能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而有些人在听完对方讲话之后会进行思考,从而可以作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喜的回答。
这一切都建立在对别人是真正感兴趣的基础之上。
第二,多微笑,微笑给人以鼓励,而冷漠的表情会让人以为你完全没有兴趣听他讲话,甚至是感到厌烦。
总之,想要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一方面,动作、眼神、表情要到位,另一方面,要发自内心地接受和重视别人,这样才能给人以表里如一、前后一致的好印象。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第一心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第一印象怎么写(心理专家揭示如何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