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问答 > 正文

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和意义

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和意义

一、典故 故事内容:齐国发生大饥荒时,黔敖在路边准备食物救济饥民。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喊道:“嗟,来食!”(喂,来...

一、典故

  • 故事内容:齐国发生大饥荒时,黔敖在路边准备食物救济饥民。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喊道:“嗟,来食!”(喂,来吃吧)。饥民抬眼望着他说:“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吆喝来的食物才饿成这样)。黔敖跟在后面表示歉意,但这个人始终不肯吃,最终饿死了。这个故事出自《礼记·檀弓》。

二、意义

(一)正面意义

  • 体现骨气与尊严
    • 饿者拒绝嗟来之食,表明他重视做人的骨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坚守自己的尊严。这种对尊严的坚守,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就像在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中,那些有气节的人即便面临巨大的困境,也不会屈从于侮辱而放弃自己的尊严。例如文天祥宁死不降元,体现了民族气节,与不食嗟来之食的饿者一样,都在坚守着一种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即人的尊严和骨气。
  • 对传统价值观的诠释
    •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非常看重气节。“不食嗟来之食”这一典故正是这种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它传达出“人穷志不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类似的观念,强调人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依然不能丧失精神的高贵,即使受苦受难,也不能少了这口气。

(二)反面思考

  • 可能被视为固执
    • 在现代社会,有人认为饿者的做法有些过于固执。黔敖已经表示歉意,此时食物已不再带有侮辱性,但饿者仍拒绝进食而饿死。从生存的角度看,这种坚持可能显得不够灵活,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中的变化。不过这种观点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认可饿者坚守尊严的行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