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要下工地吗
- 智慧问答
- 2025-02-01 15:02:29
- 1
智能建造是否需要下工地 智能建造确实需要深入工地现场,以确保其技术的有效实施和应用。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 智能建造的定义和目的 智能建造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智能建造是否需要下工地
智能建造确实需要深入工地现场,以确保其技术的有效实施和应用。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
智能建造的定义和目的
智能建造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VR&AR、BIM以及云计算、云存储等,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风险问题进行有效防控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高度的信息化基础,实现对人和物全面感知、施工技术全面智能、工作互通互联、信息协同共享、决策科学分析、风险智慧预控。
智能建造的核心要素
智能工地的核心要素包括劳务实名制管理、环境监测和管理、安全施工管理以及质量和能耗管理等。这些要素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施工现场的数字化、智能化、实时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劳务实名制管理
通过实名制登记劳动终端设备,对所有进出工程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签到和打卡,确保人员管理的透明性和安全性。
环境监测和管理
利用传感器实时采集扬尘、噪声、风速等环境数据,并在监测值超过预警时自动启动相关设备进行智能报警和调试。
安全施工管理
包括塔吊监控、吊钩可视化、电梯监控等,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指标和操作人员的行为,提高施工安全性。
质量和能耗管理
实现对建设项目水电能耗和碳排放的智能监控,随时查看日、月、年水电消耗数据,管理项目上的所有水表、电表。
智能建造的实施效果
智能工地技术能使项目施工进度平均加快7%,施工成本平均降低4.5%。这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和谐,有助于工地各方责任主体及时有效精准地做出最优化的决策。
结论
综上所述,智能建造确实需要下工地,以确保技术的有效实施和应用。通过深入工地现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和谐。
本文链接:http://xinin56.com/zhi/420047.html
上一篇:环境工程师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