濩泽
- 智慧问答
- 2025-02-02 13:20:07
- 1
关于三国时的杜畿 而中郎将范先,却和杜畿没有交情,一见面,就动了害杜畿的念头。范先对卫固说:“想当老虎,却害怕吃人肉,那算什么老虎?现在不杜畿,必有后患。”卫固却犹豫不...
关于三国时的杜畿
而中郎将范先,却和杜畿没有交情,一见面,就动了害杜畿的念头。范先对卫固说:“想当老虎,却害怕吃人肉,那算什么老虎?现在不杜畿,必有后患。”卫固却犹豫不决。范先为了告、威胁杜畿,陆续害了郡主簿等三十几位下属官吏。杜畿呢,此时一味地装孙子,唯唯诺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杜畿(163年~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名将。杜畿出身京兆杜氏,他的祖宗杜周、杜延年父子是曾经在《史记》《汉书》中留下姓名的大人物。但是杜家到了杜畿父亲那一辈,已经不再做官,是普通人家了。
杜畿,字伯侯,是京兆杜陵人,自幼丧父,继母待他苛刻,但他以孝闻名。二十岁时,杜畿担任郡功曹,郑县令。他审阅数百囚犯,根据行轻重进行裁决,虽然并非完全公正,但郡中人因其年轻却有大才而惊奇。他被推举为孝廉,任职汉中府丞。天下大乱时,杜畿弃官投奔荆州,建安年间才返回。
杜畿在三国中并不算一位存在感很高的人物,可能大部分读者对他的印象都不是太深,但杜畿却是曹操手下一位能大臣,曾立下大功。杜畿家族也曾有过一段辉煌时期,不过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就已经不再做官了,所以杜畿没有任何靠山背景,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受到赏识。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①。[一]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五。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⑧;虽未悉当四,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⑨。举孝廉,除汉中府丞⑨。会天下乱,遂弃官,客荆州。建安中乃还。
要说杜畿也是帮曹操立下过大功,但是最后的结局有点太令人遗憾了。杜畿原本有着大好前途也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荀彧形容杜畿是智勇双全之人。要知道在当时能被荀彧极力推荐的人,可都是天下大才。
(漂萍传灯)丑陋的道安
道安有感于此,便汇集诸经名目,标明传译者,注明新旧,撰成《经录》,这在中国还是首例,虽已失传,但为后人开了先河,从此众经的来龙去脉便有迹可寻。 道安的声名日隆,四方学士,竞相前去拜他为师。征西将军桓朗子正镇守江陵,邀他前去暂住,朱序出镇襄阳,又将他请回去,与他交游颇深。
本文链接:http://xinin56.com/zhi/431304.html
上一篇:签证德国需要哪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