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问答 > 正文

儒家经典是哪几本教材

儒家经典是哪几本教材

儒家经典著作 “十三经” 《易经》(《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为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其内容包括《经》和《传》...

儒家经典著作

  • “十三经”
    • 《易经》(《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为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其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用于占卜。
    •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另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 《尚书》: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 《周礼》:通过官制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涉及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小至草木虫鱼等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是古代儒家主要经典之一。
    • 《仪礼》: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士大夫的礼仪为主,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
    • 《礼记》: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也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书中的《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 《春秋左传》(《左传》):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比《春秋》记事时间延长了许多,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必读的典籍。
    • 《春秋公羊传》:专门解释《春秋》的典籍,体裁特点是经传合并,传文逐句传述《春秋》经文大义,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
    • 《春秋谷梁传》:为《春秋》作注解所著,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孔子的思想,如政治主张、伦理思想等。
    •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强调孝的社会作用。
    • 《孟子》:记录战国时期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由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四书之一。
    • 《尔雅》: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在训诂学等多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