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厦门都是来自四海八方的游客,放眼望去,都是华而不实的小店和不绝于耳的吆喝声,这真的就是厦门的全部了吗?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再坚固的城墙也会斑驳,带着历史风尘的旧街会重建,盛极一时的港湾会变成湖,这个经历过岁月洗礼的老厦门,你可曾领略过她真正的风情?
她,被西方文化与海洋文明加持过
半城烟火半城泪,这是一座有故事的海滨小岛。
厦门这座“十闽之保障,海疆之要区也”,无论是保家卫国的中华大将抑或西方列强,世人的目光不曾从厦门身上移开过。
1844年,厦门开埠,成为五口通商海岸。这座岛屿经历了百年的风雨飘摇,它的历史像树的年轮一般,每一个圈都是成长的印记,每一圈都成为沉淀为文化,每一个伤疤都会成为更强韧的盔甲。
在海洋文化的浸润下,这座小岛始终有着兼容并蓄的气韵:热情,爱冒险,海纳百川的包容。
她,在文艺旅游标签中迷失自我?
如今,曾经作为闽南门户的小岛,带着历史的馈赠,藉由中西文化交融碰撞而来的火花与西方设计风潮的启迪,率先成为了文艺先行者。
她被誉为“文艺之城”,是文艺青年乌托邦式的诗意之岛。
文艺之风已蔚然成荫,但这股小清新文艺浪潮又夹杂着用力过度的商业气息,老厦门本来的况味与风情开始变得面目模糊。
很多人知道鼓浪屿的每个文艺角落,知道环岛路的海风和白鹭,知道厦门文艺网红小店的故事,知道各种厦门排长龙小吃摊的所在地,却不知道这只是旅游化的厦门被披上的带着跳蚤的华丽外衣。
老厦门的风情万种谁人能懂?
厦门犹如一个风情万种的美人,她静看着数百年的潮起潮落,也见识过炮火与烽烟,她淡定自若地安坐在午后的藤椅上,等人将她的美与韵味谱成一首歌。
我们不单想传颂她的美,亦想守护这座有故事的岛。
老厦门的况味与风情,以笔墨为媒仍意犹未尽,我们认为她的美应该是可以触碰的,可以看见的,可以让人反复品味的。
食色性也,将故事与气魄,将情怀与旧时融入美食当中,才能永葆生机。人们可能会忘记一个故事,忘记一个人,忘记一段历史,却无法忘记一种潜藏入心底的味道。
厦门与你一同寻味寻根寻故事
城市的面貌可能千变万化,但每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的历史的肌理与人文故事,有人喜欢它,有人怀念它,也有人攀山越岭来寻它。
厦门人在用这片土壤,辛勤而兴致高昂地前行,用这片曾生长出老厦门情怀的土地孕育了一个全世界。
新厦门的文艺之美广受关注,而深藏在地道老厦门心中的故事,深藏在地道美食手礼当中的儿时味道,总让人难以忘怀。
千帆过尽回首时,愿这岛上仍住着一个原汁原味,不巧取豪夺,不过于包装,经得起推敲,值得反复回味的老厦门,地道赞与你一同寻味寻根寻故事。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海岸岛屿消浪的扭王字块模具水泥预制消波块模具京伟视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