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给四川人民造成严重的人身危害及财产损失。然而,地震带给我们的伤害远远不仅于此,小编今天想说的不是余震,而是关于震后的疫病。
往往地震发生后,灾区人群对病菌的抵抗力会短时大幅下降,再加上房屋倒塌造成的下水道堵塞和人畜伤亡,导致垃圾遍地、污水四溢、尸腐遍生,再加上此次地震发生于最炎热的夏季,灾区天气湿热、蚊虫滋生,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并迅速蔓延。因此,灾区震后的防疫工作十分重要。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扒一扒震后救灾要注意的那些事:
地震后易发生的群发性疾病主要有6大类:
(图片来源@人民健康)
主要的疾病预防措施有:
(图片来源@人民健康)
防疫自救小常识:
1、注意饮水、饮食卫生
饮用水、食物必须经净化、消毒后才可饮用。由于地震将地下污水系统破坏,造成污水横流,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水源及食物的卫生问题,所以震后我们一定要切记不能轻易饮用生水和脏食,以免感染病菌。尤其注意不能食用被水浸泡的食品(密封完好的罐头除外);已死亡的禽畜、水产品;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菜、水果;来源不明的、无明确食品标识的食品;严重发霉的大米、小米、花生等;不能辨认的蘑菇及其他霉变食品;加工后常温下放置4小时的熟食等。
至于澄清混水的方法有很多,常用明矾、硫酸铝、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混凝剂。若没有明矾之类的混凝剂时,可就地取材,把仙人掌、仙人球、木芙蓉、马齿苋、榆树叶或木棉树皮等植物,捣烂加入混水中,也能加速悬浮物的沉淀速度,提高沉淀效果。另外,也可用黄土对水进行净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向当地救灾部门索取饮用水消毒片,消毒后煮沸再饮用。
震后要想办法寻找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和便于保护的水源。选定的水源要加强防护,50米以内不能有粪便、垃圾堆、尸体等污染源。
2、注意高温中暑
夏季天气炎热,露宿在临时搭起的棚子里必须注意预防中暑。在炎热的地方持续出汗突然停止就是中暑的前兆,需要马上移动到阴凉处,解开衣服舒展地躺下来,千万避免剧烈运动。为了使体温下降,可到通风处用凉水擦身或沐浴,或者用酒精、冰水擦拭身体。要多饮加了食盐和苏打的溶液,或吃点人丹、十滴水,安静休息。如果中暑很严重,伤员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而快,或出现昏迷、高烧、抽风痉挛等严重症状时,就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服用免疫药物或打预防针。
3、采取防疫措施
无论何时保持洗手的好习惯,如果手很脏,绝对不要用手揉眼睛。
不要为了节约水而多人共用一份水,比如不要很多人共用一盆水洗脸等,谨防引起红眼病。
在污水中救援或雨中救援应穿长筒胶靴。
食品要放在安全部位,避免蝇鼠有机可趁。
4、谨防感染
如若需要接触粪便、污物,一定要带手套和口罩;对患病人员的粪便,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处理或深埋,以杜绝传染源。
如若受伤,仔细观察并记录致伤物品、伤口部位和深度、出血情况,及时向医生反映,以决定是否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类毒素。
5、提防蚊虫叮咬
人们露宿室外或简易的窝棚里,应特别注意提防蚊子的叮咬。最好随身携带风油精或花露水,睡觉前在身体暴露部位喷洒。注意,如因蚊虫叮咬造成明显持续的不适感觉,要赶快向医生寻求治疗。
(内容整理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4级地震会怎么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